第123章、取长(3 / 3)

蜀臣 茶渐浓 6196 字 8个月前

一番见礼入座,曹叡将曹真的上表让其过目后,便有些迫不及待的发问,“杨卿久在陇右,以为大将军此策可行否”

“回陛下,臣斗胆言之,此策不可行。”

性情刚直,常有犯颜直谏之举的杨阜,闻问便作肃容,出声反驳之,“大将军虽一心为国,然此策若稍有偏差,必然将我大魏陷入不复之地。臣窃以为,诚不可取也”

曹叡再度哑然。

于他心中,本觉得身为天水人的杨阜,于情于理都会声援曹真之谋,兵出武都郡夺回陇右。

哪料到,他竟会断然否决之

莫非,大将军之谋,委实不可取乎

连续有三位重臣皆持有否定的态度,让曹叡心中隐隐有些动摇。

略作沉吟,便出声发问,“杨卿可细言之。”

“唯。”

于席上行了一礼,杨阜恭声言道,“禀陛下,臣此断所依者,有三。”

“其一,乃是孙子有云主不可怒而兴兵,将不可愠而致战。陇右被逆蜀所占据,我大魏关中及凉州必然震动。今之所急,乃抚慰黎庶百姓及将士军心耳安可再度大军而出,令居心叵测者有可趁之机”

“其次,北鲜卑贼酋轲比能,秋冬时节必然寇我大魏边郡,是故冀州之兵不可动也。且逆蜀与贼孙吴已然共盟。今逆蜀出兵陇右,孙吴亦必然筹谋着兵出北来。若是从大将军之意,调动荆州及淮南之兵与逆蜀相攻,恐难御贼孙吴矣。陛下,贼孙吴的国力,比逆蜀更强盛也”

“再次,乃防患于未然。若是依大将军之谋,举我大魏各州郡之兵而战,国无富余之兵,若有动乱,孰可安之”

“此三缘由,皆可令我大魏陷入危境,是故臣以为不可取也还望陛下明察。”

“唉”

曹叡听罢,阖目而怅然长叹。

半晌,方再度睁眸,欣慰的嘉许道,“杨卿之言,鞭辟入里,不负公辅之节之赞也朕,不准大将军之谋罢。”

对此,杨阜自是连忙起身谦逊。

不过,曹叡叹罢,又转述了方才侍中刘晔之谋,问道,“杨卿以为,刘卿此策,可乎”

“回禀陛下,臣窃以为,此策亦不可行。”

得闻后,杨阜再度不假思索,出声回道,“盖因西凉豪族及羌胡者,秉性狡诈,反复无常,不可信也断不可将凉州皆授之。且臣曾得闻,逆蜀丞相诸葛亮,有得人心之称。恐羌胡等被逆蜀所败皆降伏,而转刀刃加于我大魏也。”

话落,不等曹叡再度发问,他便续谓之,“陛下,臣以为今之计,乃是大将军之谋与刘侍中之策,各取其长耳”

” tart”bnk”

xdd。xdd,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