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北驻(2 / 3)

蜀臣 茶渐浓 6257 字 3个月前

见郑璞及霍弋至,诸葛乔便先笑着打趣,“郑督军身为加冠者,安能如此之迟邪委实无良师之风也”

“此言差矣”

步前行礼,郑璞亦然作谑,言道,“若非我来得晚,如何彰显诸位之勤勉邪”

“哈哈哈”

众人不由大笑。

少时,天子刘禅及张皇后,在宫人拥簇下而来。

一番见礼罢,天子与众人略作寒暄,便让伎乐起,开始冠礼仪式。

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

郑璞依着礼仪流程,依次将各种冠加上傅佥的头上;而正襟危坐于地的傅佥,每次受冠,皆要叩首以谢。

充当大宾的张绍,则是最累的。

每一次加冠时,他都要大声朗诵一段长长的祝词。

最后,加爵弁毕的郑璞,肃容戒言赐字,“佥者,皆也,众也。取三人成众,赐汝字为公渊。渊者,深远也,聚之源也。望汝日后为人行事,莫忘方寸之善,莫负汝先父忠烈之源。慎之慎之。戒之戒之。”

嗯,此表字乃是天子亲自定的。

若郑璞来取,恐不会如此简嗯,如此“文雅”。

“佥,谢先生赐字”

傅佥叩首而拜,随即给天子及皇后行大礼,团团给冠礼者图作揖。

礼成,众人皆入坐,欢笑与宴。

一番觥筹交错,各叙久别事由,又以赏舞、投壶、射术等助兴,让时间飞逝。

只不过,宴会尾声时,一直鲜少出声的张皇后,竟对郑璞发问,“郑卿,孤平日在宫内,常闻陛下赞卿才学甚嘉,孤心奇焉。今恰逢其会,不若卿为孤解数疑,可否”

咦,为何忽然要考较我

闻言,郑璞微怔,眸露讶然。

尚未出声答复,上首的天子便抚掌大笑,“皇后有疑,郑卿不可推辞若答不出来,便罚酒一盏不过,郑卿,莫说朕不作提醒,皇后自幼知书达理,先帝亦曾盛赞之哈哈哈”

众人得闻,亦然作欢颜,好整以暇待郑璞言对。

郑璞不由一阵苦笑。

旋即,于席上拱手作礼,恭声而应,“皇后若不以臣愚钝,还请问之。”

“善”

张皇后明眸一闪,莞尔而问,“郑卿,陛下尝与卿出游,谓见黎庶之艰,方知仁之意。孤所疑者,乃何为仁君邪”

“回皇后,乃克己,恤力民。”

甫一闻问,郑璞便径直而答,“夫荀子王制篇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故,臣窃以为,仁君者,乃摒己之欲,而恤民之力耳。”

“善”

张皇后颔首,却又紧着加了句,“郑卿以为,何为明君者”

“回皇后,乃知人,且善用。”

再次不假思索,郑璞便朗声而道,“夫淮南子兵略训有云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是故,臣窃以为,明君者,取众人之长,尽其才耳。”

“大善”

不等张皇后再问,天子便拊掌而赞,还举盏邀众人共饮了一杯。

只是,放下酒盏后,他却循着张皇后的话题,继续发问,“今逆魏荼毒百姓,当以王师伐之。然,兵事多烦,黎庶必劳苦之。朕虽欲为仁君,又如何恤民力邪”

连忙放下酒盏,郑璞拱手作答,“回陛下,昔日振威将军据巴蜀时,素有仁德之名,且寡兵事,然而民思乱者十户有八。今益州虽疲敝,然丞相却能使民皆无怨言。其中缘由,还请陛下思之。”

此次,天子没有再赞,反而侧头而问,“皇后以为,郑卿此言,可乎”

眨了眨眼睛,张皇后笑颜潺潺,“回陛下,郑卿乃狡言耳当罚之,让其再答之。”

“然也”

顿时,天子开怀大笑,“郑卿竟作狡言耳当罚之哈哈哈”

“当罚”

“当罚”

与宴众人,亦然喜笑盈腮,大声起哄。

亦让郑璞啼笑皆非,只得自满一盏,一饮而尽。

拱手再度作答,“论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陛下若使民无怨,当效仿丞相执法严明公允,赏必行,罚必信耳”

“善”

嬉闹得逞的天子连连颔首,略作思虑,又再度发问,“郑卿,朕且再问你,朕若”

言至此,却似是思及了什么,扼住话语的天子忽然莞尔而笑,摆了摆手,“罢了,朕就不苛郑卿了。若朕问如何为明君之道,想必郑卿之答,乃是劝说朕效仿先帝之行也。”

“谢陛下体恤。”

少顷,宴罢,各自归去。

张皇后离去后,并没有与天子同归禁内,乃是折道与张绍共同归去了张府。

而正堂内,夏侯氏已然等候好久,见张皇后至,不等她出声,便步来前执手催声,“那郑家子为人,尚可否”

“阿母,郑卿乃佳人也”

张皇后眸绽喜色,“才学与仪表,皆可乃阿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