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梦幻影视传媒,又投入3亿美元,成立蓝盾安保。
再加上成立微芯,设立了三大研发中心,花掉两个亿。
集团公司账户内,仍有98亿现金。
加之林睿今天早上转入的45亿现金,集团公司账户里的现金高达143亿。
这么多的现金流,也为接下来的收购了保障。
倒是子公司微银国际,账上的钱不多了。
1月份,林睿通过微银国际领取两百多亿的奖励后,随即抽出228亿,注册了星空科技集团,让微银国际账上的现金只剩18亿。
3月份,林睿领取的近40亿奖励,全部注入微银国际,让微银国际持有的现金总额,高达58亿人民币。
换算成港元的话,已经超过60亿。
而且,作为一家金融投资公司,使用金融杠杆是常规操作。
微银国际投资公司,手握超过六十亿港币的现金,通过金融杠杆,能轻松调用两三百亿港元的资金。
金融杠杆,也是这段时间,微银国际收购各家公司股票的主要方式。
先是收购港股阿里181的股票,公司拿出了20亿港币,通过杠杆,总共消耗了八十多亿港币,才吸纳了这么多股票。
对中芯国际和京东方的持股,也是用这种方式。
总共花费了七十多亿,微银国际目前总共持有中芯国际14的股份,持有京东方16的股份。
对展讯和迪锐科持股计划,也消耗了二十多亿的资金。
即便动用了杠杆,这么多的公司、这么多股票,全部拿下来,公司花费的现金也有50多亿。
现如今,微银国际投资公司账上,能动用的现金只有10亿出头。
林睿仔细盘算了一下,接下来微银国际投资公司,还有不少事情要做,比如继续吸纳中芯国际和京东方的股票。
或者他心血来潮,想通过微银收购哪家公司的股票。
那么,现如今账上能够调用的现金,就显得有点少了。
而且,虽然微银持有了这么多股票,资产显得很高,但多用的杠杆,负债率也很高。
考虑了一会,林睿决定,通过星空科技集团,为微银国际投资公司注资40亿,降低微银的杠杆率,有更多的现金流。
也方便接下来,配合星空科技集团,进行更多的金融操作。
想到这里,直接通知财务去处理这件事。
这么一来,星空科技集团的现金下降到100亿出头,微银手里的现金再次超过50亿,接下来有余力进行更多的操作。
一番梳理之后,合上财务简报,林睿顿时对公司目前的资金状况了然于胸。
随后,秘书又拿了一份文件递上来。
原来半年过去,小米科技去年11月份b轮融的2亿美金,已经快花完了;这两天又开启了c融资,估值更是高达30亿美元。
这份文件,是战略投资部做的分析评估。估值涨的这么快,是不是继续跟投下去
按上面的分析,小米科技未来潜力很大,又关联到公司未来的布局,倾向于继续跟投,增加持股额。
林睿坐在宽大的办公椅上,随意敲了敲桌子,把小米的资料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去年11月份,小米b轮融资,未央科技利用手中的资源和高估值,成为独家投资方,投资两亿美元,占小米20的股份。
得到了未央科技两亿美金的投资,小米最近半年来,发展的极其快速,手机销售额已经超过了400万部,表现的极有潜力。
再加上,手机厂商作为操作系统推广的重要一环,需要保持影响力,加大话语权。
林睿考虑良久,不论是从投资收益,还是从公司布局考虑,都有跟投的必要。
30亿美元的估值,虽然有些高,但和小米的发展速度比,还算合理。
林睿现在甚至怀疑,以未央科技目前的持股额,为了不影响对公司的掌控力,小米能给未央科技多少投资配额。
当然,这些不需要他操心,只需点头同意,自有专业的团队去谈。
简单的写下自己的意见,这件事算是过去。
和小米的这份投资分析报告一起送来的,还有最近两个月,战略投资部的投资清单。
如今,除非是小米或者美团,这类大的投资案。一些小型创业公司的投资案,已经不需要劳烦林睿亲自拍板审核了,他也没这个时间和精力。
名单上的这些公司,都是已经投资了,或者已经定下来的。
现在只是走个流程,递上来让他过目一下,好有个印象。
林睿简单翻看了一下
今日头条,投资1200万,估值6000万,占股20。
趣闻,投资500万,估值两千万,占股25。
联游科技,投资两千万,估值1亿,占股20。
林林总总,有七八家的创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