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军舰二(3 / 4)

炮艇吨位比炮舰更小,排水量一般在二百吨左右,主要用于内河、近海巡逻,在大型海战中作用有限。

新京造船厂在建造出第一艘炮舰后,海军便逐渐以吨位更大、性能更加优越的炮舰取代炮艇,而淘汰下来的炮艇除了部分被安排进内河舰队,剩下的大部分被安排在靠近移民航线附近的纳土纳群岛、宋卡、基斯马尤、姆特瓦拉等中转据点。

从南洋出发的移民船队最初停靠在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控制的据点进行物资补给,后来随着华人移民数量越来越多,英法等国设立在非洲沿岸的贸易据点难以为船队提供足够的物资补给,于是从1872四月开始,移民船队先是在非洲东海岸物色合适的港口,然后用火枪、茶叶等商品从当地酋长手中把选中的土地买下来,作为移民船队的补给据点。

小型炮艇在南美地区失去了它的用武之地,不过在非洲沿海地区,驻扎在中转据点的华人水手依靠炮艇却发挥出不小作用。

亲自等上铁甲舰视察一番,李明远在观察停靠在港口内的一排炮艇时,李汉开口介绍道“殿下,最后九艘炮艇计划服役四个月后退出现役,基斯马尤和姆特瓦拉的据点负责人向海军申请,希望获得九艘炮艇中的六艘,用来支援他们对抗当地的黑人海盗。”

“半年前,他们不是汇报说剿灭了五股小规模黑人海盗,怎么现在那里又出现了新的海盗?”

李明远疑问道。

“两地附近海域的海盗在半年前的打击中大部分被清理干净,

不过基斯马尤海域几个月前又出现一批新的海盗,他们的人数比当初被围剿海盗的数量要多上许多,而且听基斯马尤据点的负责人报告说,新出现的海盗武器装备比当地的海盗更加先进,他们手中不仅有火枪、小型火炮,还拥有一艘小型炮舰。

基斯马尤据点负责人认为这群海盗很可能是活跃在吉布提海域的海盗,他们躲过了前段时间法国人发动的围剿吉布提海盗行动,流散到基斯马尤海域。”

“基斯马尤据点负责人的推测很有道理,苏伊士运河开通后,非洲东海岸周边地区的海盗都涌向红海海域,最近几年,每年在红海海域被海盗劫持的各国商船就有十多艘。”

苏伊士运河是十九世纪战略地位最重要的人工运河,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

苏伊士运河因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大大缩短远洋船只距离的经济利益,使得还未开始建造便引起英国、法国两大欧洲强国的争夺,

1859年,苏伊士运河最初由法国公司主导挖掘,后来英国政府利用其强大的国力,迫使法国政府与英国同享运河的管理权,由此,英国政府逐渐挤压法国政府在苏伊士运河的权力,在普法战争后获得管理运河事务的主导权。

苏伊士运河由法国政府支持的商业公司耗费巨资修建而成,为了维持日益扩大的海外利益和恢复法国在欧洲的大国地位,法国政府在与英国竞争苏伊士运河管理权处于劣势后,转而以控制红海海域出海口,在吉布提等要点地区部署军事力量,挟制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法国先是将吉布提纳入法国势力范围内,不允许其他国家染指,然后定期清剿吉布提附近海域海盗,加强法国对红海出海口及亚丁湾海域的海上控制。

法国人打击海盗的行为伤害不到汉国在非洲东海岸的利益,不过随着法国政府不断加强其在红海和亚丁湾等地的存在感,蠢蠢欲动的意大利殖民势力对基斯马尤却有很大的威胁。

西方列强虽然没有明确划定各自国家在非洲的势力范围,不过依照各国间的默契,在索马里和红海出海口地区,厄立特里亚属于意大利势力范围,索马里西部的吉布提属于法国势力范围,北部的索马里兰属于英国势力范围,至于索马里中部和南部地区,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势力交错相织暂时没有明确的归属某一国。

基斯马尤北面是意大利控制的马尔卡,1876年,马尔卡据点的意大利殖民者以不承认汉国占据基斯马尤为由,出动四百意大利士兵对基斯马尤据点发动了进攻,基斯马尤冲突战真正交战时间不到一天,意大利军队白天强攻据点无果后,夜里被出城袭击的华人士兵击败,出征的四百意大利军队死亡二十一人,受伤四十五人,被俘虏人数超过三百人。

基斯马尤冲突战是汉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场交战,基斯马尤据点内的华人士兵发挥出了他们应有的战斗力,而意大利军队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基斯马尤战后,据点内的华人部队趁着马尔卡兵力空虚,乘船连夜占领了意大利人在当地的据点,然后在随后的谈判中,汉国以归还被俘虏士兵和退出马尔卡为条件,获得了意大利政府对汉国占据基斯马尤的承认。

虽然和意大利人签订了正式的协议,但是清楚意大利人在一战、二战中的二五仔特性,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