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留学生(3 / 4)

了向东南半岛扩张的速度。

1873年11月,法国派加尔尼埃到北圻,先占河内,企图进一步侵略越南。12月初,又占海阳、宁平和南定。此时,安南朝廷邀请孙彬所部国防军南洋军团抗击法军侵略,李明远得知孙彬汇报的情况后,向南洋地区增派三千部队,将南洋军团编制扩大到八千人,并且允许孙彬根据安南局势变化扩充民兵部队。在得到国内三千部队和一批武器支援后,王大山联合安南军队打败法军,在河内城外击毙法国军队指挥官加尔尼埃。国防军南洋军团的打击迫使法国改变直接吞并安南的策略,1874年1月法国派霍道生到北圻与安南议和。

1874年2月,安南朝廷与法国达成协议,法国同意归还河内、海阳、宁平和南定,安南朝廷允许法国勘查从红河进入中国的水道。

议和协议签订后,安南朝廷在法国的压力下,于3月派黎俊、阮文祥等,与法国西贡殖民地总督杜白蕾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条约规定:越南外交受法国监督;法国占有整个南圻,在越南享有治外法权;开红河和河内、海防、归仁三港为通商口岸。

安南朝廷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法国军队的势力蔓延至安南海防,开始与南洋军团控制的广宁省接壤,而法国人驻扎在海防和河内的军队则是放在南洋军团门口的一把匕首,时刻威胁着广宁、谅山两省的安全。

《第二次西贡条约》过后,法国完成了侵吞东南亚三国的最后一次布局,等到安南阮氏皇帝过世后,法国殖民者就将发起全面吞并东南亚三国的战争。

孙彬任职南洋总督期间,多次忧心忡忡的向李明远汇报安南地区的局势,对于法国殖民者的势力扩张一直很担心,而国防军远在南美汉国,八千南洋部队已经是国内能够维持的最大驻军规模,人数再多的话会对国内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李明远清楚法国人占领安南真正目的是借助安南为跳板侵略大陆西南地区,然后在亚洲建立一个像印度一样的亚洲殖民帝国。

法国殖民军队的战斗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在原本历史上,不仅装备落后的黑旗军多次成功伏击小股法国,连广西地区的清军都打法国人的进攻,给法国军队造成不小损伤。

凭借南洋军团的战斗力,李明远相信他们可以和法国殖民军打个旗鼓相当,不过一旦法国政府向安南增派援军、并且以军舰截断本土对安南军团的补给,再严重一些切断汉国的远东移民通道,对汉国国内的影响将比失去安南北部两省更严重。

1883年7月,安南朝廷嗣德帝去世,法国军队会趁着安南朝廷群龙无首的机会吞并安南,距离1883年还有五年时间,在没有有效方法避免法国军队吞并安南前,扶持宋卡吴氏政权,将宋卡打造成国防军在南洋地区的另一个移民基地就显得十分重要。

吴灵萱是宋卡城主吴锦的女儿,在讲究门当户对的时代,是最适合李明远的成亲对象。

因此,即使没有看到吴灵萱的照片,李明远也明白与宋卡吴氏联姻是必然的结果。

新京新建的小型王宫内,李明远正在考虑着与宋卡吴氏政权的关系而走神时,一个贴身侍卫走进来,递上一份电报文件:“殿下,这是第五批即将归国的留学生名单,请您过目。”

“嗯,你先下去吧,有事情再叫你进来。”

李明远接过电报,随手打发侍卫出去。

目光转向手中的电报,仔细看完过后,李明远在名单上面发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何麟书、杨建年、陈宾实、王进用、陈士团、陈士益、陈士定。”

李明远依次低声念出七个名字,回想起三年前送他们赴海外留学的场景,不禁产生一丝感慨。

七人中何麟书年龄最小,三年前出海留学时只有十四岁,是第五披六百留学生中年龄最低的几个。

何麟书原本应该继续在马来半岛给洋人当学徒工,1874年汉国在南洋招募华人移民时,何麟书跟随附近的一户华人一起移民到美洲,然后不多久就被选拔为去德国留学的学生。

杨建年、陈宾实是新加坡华商子弟,其中陈宾实的父亲陈金钟是新加坡有名的华人富商,陈氏家族自陈宾实祖父陈笃生在新加坡创立基业后,经过两代人发展,逐渐成为新加坡华人首富,而且被当地华人推举为领袖。

陈氏父子热心帮助华人,1844年在新家坡建立了一所服务华人的西式医院,是新加坡最早一家西式医院。

1873年,陈金钟在李明远的邀请下移民汉国,担任汉国商业部副部长一职,同时接受李明远邀请的还有掌握英、法、荷三国语言的新加坡华人胡亚基、举人章芳琳等新家坡华人知名人物。

陈士团、陈士益、陈士定一门三兄弟,是来自安南中部的明乡人。明乡人为不愿意接受清朝统治的明人后代,在安南约有三万余人。1874年《第二次西贡条约》签订,安南亡国结局已定,对安南阮氏朝廷腐败不满、同时为躲避法国殖民者的剥削,两万多明乡人在南洋军团的协助下,离开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