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2 / 4)

各位,治大国如烹小鲜,谋大国如伐大树,

国内方面,我们可以从大陆和南洋获得源源不断的百姓,最后在国民数量上超过阿根廷白人,而阿根廷虽然国土广大,表面上看起来不易对付,实质上却内部分裂,中央政府没有能力整合国内力量发展。

我手里有个数据,去年七月,阿根廷总统颁布法令,鼓励欧洲白人移民阿根廷,一年过后,阿根廷人口数量为151万。

而一年前阿根廷人口数量有多少?我告诉各位,是157万,在过去的一年中,阿根廷因为战争损失了约两万青壮人口,而剩余四万人口则因为战争原因离开当地,迁移到缺少白人的智利、巴拉圭等国。

阿根廷白人不像华人一样属于同一个民族,在国内生活难以维持时,他们除了反抗还可以选择离开到另一个国家开始新的生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消灭反抗的人,威慑更多的白人不敢反抗,选择离开阿根廷,最后达成独占阿根廷的目的。”

李明远明白无误传递出不惜代价占领阿根廷的信号,罗林山听懂后,慎重开口道“殿下,职下赞同您的想法,南里奥格兰面积狭小,国土内缺乏工业发展的各种资源,不进行扩张的话,我军在后续与巴西帝国的对抗中会越来越处于劣势地位,直到最后丢掉兄弟们辛苦打下的土地,不扩张、安于现状是取死之道,只有扩张才有可能打破我军面临的不利战略态势。”

“罗将军既然赞同我的想法,你可有大致的应对方法?”

“殿下,阿根廷部队端掉我军在北部地区的营地,两军的矛盾已经公开化,此时再按照先前游击战的模式,不断向北部地区添加小股部队于大事无益,我军应该改换作战模式,一方面派出成建制的野战军部队伪装为印第安人与阿根廷部队作战,一方面派出退役士兵为主的百姓填充部队占领的土地,采用军民配合的方式一步步蚕食阿根廷北部的土地,彻底将占领地区消化。”

“罗将军,我军主动进攻阿根廷北部,岂不是公开向阿根廷宣战?”

罗林山的话刚落下,另一名军官立刻发出质疑。

“我军在北部的军事行动与实质战争无疑,阿根廷人为什么没有对南里奥格兰宣战,不是他们不想,而是阿根廷暂时无力同时对抗巴拉圭与南里奥格兰两国的军事压力,而且我军再次出兵伪装为印第安人,只要我们口上不承认阿根廷北部的叛乱武装是国防军,阿根廷有什么借口对我们宣战?”

“嗯,巴西人还没有从巴拉圭战争中恢复过来,没有巴西帝国的支持和配合,阿根廷人不会擅自与我军开战。”

李明远认同的点点头,转头看向罗林山的目光中带上一份赞赏。

“进军阿根廷北部的野战军规模要控制在一个范围内,人数太少发挥不了作用,人数过多,我军难以承受远距离跨国作战的后勤压力,而且人数过多也可能挑动阿根廷人的神经,引起他们破釜沉舟直接与我军宣战。

罗将军你认为派遣多少兵力合适?”

李明远分析一番后,再次把问题抛给对方。

“阿根廷北部山林遍布,大规模重火炮部队和骑兵部队不适合在当地作战,所以职下认为在不挑动阿根廷政府底线的情况下,先派遣两千野战部队作为先锋部队试探阿根廷部队的反应,然后根据第一阶段作战结果,派遣相应数量的退役士兵执行充实消化占领地区的任务。”

罗林山不敢把话说满,斟酌过后回答道。

“两千人有些少了,三千五百人吧,抽调一个混成旅两千五百人和一个警备团一千人组成先遣军团,至于部队指挥官,就由罗将军你担任,罗将军,你有没有什么意见?”

“职下听从世子安排。”

营地被毁,依附孙奇圣所部的印第安人损失大半,少数逃脱阿根廷部队围剿的印第安人也分散各地,短时间内难以将他们重新聚集起来。

面临阿根廷北部当前局势,李明远要想继续执行当初的计划,不仅需要从零开始打开局面,还要投入更多的部队进行干预。

阿根廷人和巴拉圭打了半年多的仗,两方无论以何种方式结束米西奥内斯争端,北部地区的叛乱都会成为阿根廷政府重视的头等大事。

基地之战,调动起来对付孙奇圣所部的部队有四千多人,随着前线停火协议全面达成,更多的部队会进入北部地区,那时候身为客军,在当地没有丝毫根基的国防军部队日子将更加难过。

李明远给入阿根廷北部部队制定的战略是游击战,利用丛林地区的印第安人为依托,发动对阿根廷人的长久袭扰,而实际上,阿根廷人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人,阿根廷部队在本土作战,增援部队可以从后方源源不断调派而来,要想按照对付日本人的办法消灭阿根廷部队难度重重。

另一方面,国防军和生活在北部地区的印第安人民族、文化习俗皆不相同,通过伪装成印第安人吸收获取他们的认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战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丢失基地的原因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