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拾叁(1 / 3)

二人分别后,

回到寝室的沅漪还是听从顾一野的建议,给家里写了封信。

不管成功与否,事关自己的人生道路,她想、听听家人意见总没有错。

不过,本以为回复会成为遥遥无期的沅漪竟在一个月后就等来了回信。

内容是爷爷亲手写的。

他先是表扬了孙女,表示放弃保送是件极其需要勇气的事情。她能选择这么做,心里必然是有自己的考量。他和戴氏夫妇商量后也选择相信沅漪的决定。不过,戴爷爷也在信中提到了这件事的难办程度。

在那个年代啊,成为大学生本身就是许多人挤破头也想抢到的名额,更别提专业分数线还比其他院校要高些的医科大了。

“关于这点,记得一位交好的党委书记曾与我提起过他们大学之后有联合地方部队,提高军区医疗护理素质的意向。爷爷已经帮你问过了,他表示可以把你划在明年名额里参加考试。但具体是否能成,还需请示组织。详情请见附纸。”

这段话,已经算是今日的意外之喜。更别提,戴爷爷已经将详细的科系和院校资料外加书记大人的介绍信一并附在了信封内。

“简直是元旦大礼啊爷爷”

沅漪难掩激动,捧着书信忍不住就亲了一口。

要不是爷爷早已经从报社退休了,她还真是想投稿夸赞一下他老人家的办事效率

次日

当沅漪将满手资料递交给许容英时,只见对方脸上闪过一丝惊讶的同时又有些无奈。

“没想到,你还真能找出条门路。”

她查看着资料,边对沅漪说

“先回去等消息吧,我会与组织好好商议可行性的。”

这就是有可能了。

沅漪听完不动声色地在心里比个耶,身体依旧站的笔直向她行礼

“是”

按照爷爷所说,除去部队愿意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外,她需要得到直系领导和长官的两封推荐信才行。

许连长她倒是没那么担心,可这长官

“我爸”

电话那头的人显然也很是吃惊。

“所以阿沅你的意思是,我爸师长作为长官出面写了其中一封推荐信吗”

“南征,我还以为是你的意思呢。”

“当然不是了”

江南征连连摆手,在反应过来对方看不见后又匆忙凑近听筒。

“我要知道的话还至于像现在这么惊讶么不过真别说,我其实也动过帮你找他的念头。只不过我觉得你不会希望我这么做,所以就放弃了。”

“还好你放弃了。你自己都在考学,我哪敢还让你走后门呢”

“那话也不是这么说。”

江南征闻言笑出声,

“虽然我没有争取上保送名额,但又不代表没有信心再通过考试选上。更何况,如果真能助你一臂之力,何乐而不为啊阿沅”

“”

明明她自己都是才得知通信连的保送名额给了韩春雨、正通过自身为考学做奋力一搏。但在这期间仍是不忘想着支持她。

虽然这件事没能做成,可这番心意也足以让沅漪很是感动。

“总之,谢谢。”

“我都没帮上什么忙道什么谢呀该谢的人是你自己啦。没准我爸也是听闻了你的事迹才决定出手的呢”

知父莫若女。

彼时的江南征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一语中的猜中了父亲的心思。

郑源确实先是因为江南征才知道这号人的存在。但之后,更多的却是因为包括专业比武的提干、实战模拟赛里的表现、以及这场边境战役里救下多名战友在内的几番事迹都让戴沅漪的名字在连里如雷贯耳。甚至还传到了师部。

本就对她一直陪伴在闺女身边抱有感激之情的父亲官郑源,在卫生连传上来的请示里得知了对方有往大学深造的打算。

他不假思索的批准了。

这样一位既善解人意、又想在专业领域进行深度学习的战士,他作为师长也好、作为好友父亲也罢,又怎么会不乐见其成呢

就这样,在多方的努力下。沅漪终于在临近新春时从许连长那儿得知了确切消息

那就是爷爷推荐的那所医科大在书记推荐和服役部队愿意为其做担保并暂时把关系转交给院校的情况下,愿意给她一个护理系大三生的插班名额。

前提是沅漪得通过科系即将在明年夏季给她开设的内部考试。

若能通过考试顺利入学,在限定年限结束学业后需立刻返回原部队。

“那这对于沅漪同志你来说岂不是小菜一碟嘛。”

这拿腔拿调的语调定是高粱无疑,沅漪翻了个白眼转身看向正在沙滩上和江南征泼水打闹的某人。

开口者的确是高粱。但却不仅仅只有高粱。

在对方手盛满水贼兮兮地跑到附近意欲向她泼来时,一道身影及时挡在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