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贵族麾下的武士不是越多越好,要考虑到能不能负担得起。
在春秋时期,一般是每二十户家庭来供养一名武士。
这个供养并不是平民直接拿粮食、钱给武士,他们交税的对象只有自己的领主。
而武士只交赋,不交税。
封领里面的武士变多,代表给领主交税的人变少。
而一旦产出不足,导致领主交不起赋,岂不是悲剧了?
这个赋一定是交给国家,并不是为国君服务。
在晋国,国君的权力其实不怎么样,真正行使国家权力的是那些“卿”,国君更多的时候就是个印章。
通常情况下,贵族的服役,也就是纳赋。
比如,一年服役一个季度。
而在合理的服役期限内,他们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准备,不够可以向国家借,却一定要还,也要交租金(或利息)。
超过合理的服役时间之后,上到受征召的贵族,下至参战的武士和被带去的领民,就该由国家来承担他们的消耗。
当然了,要是国君不要脸的话,也能拒绝供应贵族超过服役期间的消耗。
老吕家只有四周边长十里的封领,属民也就五百多。
要是正常情况的话,吕武名下不超过二十五名武士依附,才算是合理。
他之前已经将武士名额增加到八十,严重超出了老吕家所能合理负担的极限。
所谓的负担,老吕家产出不足的同时,还要划出土地给予武士家庭耕作,甚至要给予基础数量的奴隶。
吕武敢这么干,自然因为老吕家不是纯粹依靠农耕收入,有在弄陶器贩售,还跟魏氏有餐饮合作。
要真的完全依靠种地积累,信不信老吕家到明年需要纳赋的时候,直接宣布破产?
隔壁村的梁氏,他们也在搞副业,家族武士的数量并不少。
“知。”吕武平静地看着程婴,问道:“亦有算计。”
他没问程婴时刻不离手的婴儿,今天怎么没带着了。
程婴很意外地看着吕武,稀奇地问:“如何?”
老吕家的封领就那么大,看着还没有其余的什么产出。
做买卖的话,能保证陶器一直畅销吗?
然后,与魏氏这种大贵族合作,随时随地都会被找借口推迟分红。
程婴不明白吕武是哪来的自信。
其实就算是吕武自信能交得起赋,老吕家现在最关键的是奴隶的数量太多,管理不善,乃至于监控疏忽,随时会出大事情。
“(我)欲与隶互约。”吕武站起来,走到外面的走廊,站定后说:“释隶为民,可否?”
程婴听得张大了嘴巴,看吕武就像是在看外星人。
现在成为奴隶不一定一辈子都是奴隶,其实要是有人愿意赎身的话也能成为自由民。
列国不断交战,被俘的士兵成了战胜国的奴隶。
可是一旦战败国出钱赎回,被俘士兵也就恢复了自由身。
而奴隶所有的一切都是主人的,包括他们的命。
因此,奴隶不可能累积足够的财帛,来为自己赎身。
领主倒是可以大发慈悲,解除某个人作为奴隶的身份。
只不过吧?只有贵族抓人(或买)来当奴隶,主动又无偿释放奴隶的这种例子,比天上落下的陨石还少。
程婴很不礼貌地做出了一个掏耳朵的动作,瞪大眼睛看着吕武,说道:“恐为众之敌也!”
哪怕有贵族真的主动释放奴隶,也是那个奴隶干出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又或是以奴隶的什么得到主人的认可。
从古至今,有发生过贵族与奴隶做出什么约定,要大批给奴隶恢复自由身的事情吗?
有的。帝辛啊,然后他被姬昌等一帮奴隶主联合起来灭了。
程婴惊讶吕武的脑子到底装了什么,减少自己的财产不说,还会引起其余贵族的敌视。
吕武从程婴的反应得知,自己正在干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
他却是有些懵了。
没记错的话,历史上最先大批释放奴隶的就是赵氏啊?
而吕武没记错。
赵氏对于同类来说是一个很奇葩的贵族,不但率先大批释放奴隶,还干了挺多让其余贵族觉得啼(憎)笑(恨)皆(无)非(比)的大事,包括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
程婴是不是赵氏的家臣了?他有没有振兴赵氏主宗的信念,怎么连赵氏的理念都不知道。
事实上,赵盾时期,赵氏就已经在分批释放奴隶。
然而,因为赵氏自己都内部不统一,外面的贵族也敌视赵盾释奴行为,消息被进行了全方面的封锁,导致程婴压根不知道。
“武之隶、之民……”吕武从程婴的反应,大致猜出自己的行为很不合适,却有着穿越者的傲娇,微微昂起脑袋,倔强地说:“皆武也!”
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