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上就倾泻出几十万支箭矢,如此庞大的数量,足以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天黑的时候蜀军或许察觉不出什么异常来,但天亮之后,看看满山遍野插满着的箭矢,蜀军无不是满脸的惊骇,面如土色。
敢情他们昨夜就是身处于箭雨矢海之中,稍不留神的话,或者说运气不好的话,恐怕就已经是葬身箭雨之中了。
无知者无畏,昨夜蜀军进攻时只听到了呼啸的箭矢破空声,虽然听起来比较密集,但他们却也无法判断出魏军究竟射了多少支箭矢出来。
现在果真是耳听为虚,耳见为实,这么多的箭矢就摆在他们面前,着实把大多数的蜀军是吓坏了,此刻再去进攻,都不禁不为之胆寒,再也没有了昨天夜里初次进攻时的那种勇气了。
但再不打得话,蜀军就更没有机会了,傅佥如果不想放弃的话,就必须要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争取将土山给拿下来。
可正面进攻的话蜀军已经做过多次的尝试了,都受到了魏军密集箭雨的压制,不得不撤了下来,轮番的进攻也是无法冲破魏军的防线。
尽管蜀军也使用弓箭和连弩和魏军进行了对射,但别看蜀军的人数多,可弓弩兵的数量却不及魏军多,魏军虽然只有三千人,但他们三千人都是弓弩手,蜀军在这方面,可是远远不及的。
而且蜀军就算是利用弓弩兵对魏军进行反攻击,可他们处于仰攻的位置,地理位置并不好,再加上蜀军完全没有魏军那么多箭矢的储备,双方对射的话,蜀军始终是受到了压制,无法为攻坚的蜀军提供太多的援助。
正面进攻打不开局面,傅佥只好将目光投向了土山的东西两侧,虽然说东西两侧相对于南北两边坡度比较陡峭一些,但对于习惯于山地作战的蜀军来说,也并不算什么。
夜战的时候,由于天太黑的缘故,蜀军的进攻也只能是集中在路况比较好的南北两侧,现在天亮了,蜀军可以看得清两侧陡坡的情况了,完全可以从这两边对土山发起进攻。
于是傅佥便在正面进攻的同时,派出两支队伍来,分别从东西两侧发起了攻击。
由于这两边的坡度比较大,道路也比较艰险一些,大规模的部队是无法展开行动的,只能是派几百人的小规模部队尝试性地进攻一下,希望魏军在这两个方向上,不会派驻更多的兵力才是。
傅佥此举也是挺无奈的,正面进攻迟迟地打不开局面,他也只好是另辟蹊径了。
只是不知道魏军会不会在东西两面也安排兵力进行防守,按理说,魏军人数不多,蜀军正面的进攻他们也已经是应接不睱了,在东西两侧应该不会分出太多的兵力去守。
如果能从这两边打开一个缺口,冲到山上之后,或许蜀军还有机会掌握战局的主动权。
这恐怕也是傅佥最后的机会了。
既然能派出的人马不多,所以傅佥在人员的挑选上面,挑得就是他最精锐的嫡系人马,这些蜀兵,可是一直跟随着傅佥出生入死,冲锋陷阵的悍勇之士,傅佥一声令下,这一千嫡系部队就分为了两拨,一拨从东面进攻,一拨从西面进攻,沿着崎岖的小路向着山顶上冲了过去。
这座土山比较独立,四周不与别的山峰相连,但这座土山占地面积也不算不小,方圆至少也有五六里,所以蜀军绕道东西两侧,这里相对来说是静悄悄的,与南北两边的主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东西两边的山路确实比较陡峭,但对于这些习惯于翻山越岭的蜀军来说,倒也不算什么难度,他们步履矫健地在山路上飞奔着,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冲到山顶才行。
蜀军从东西两面的突袭,更多的是需要正面场合的配合,正面战场投入的兵力越多,就越能吸引魏军更多的兵力来防守,只这样,侧翼的突袭才有可能会成功。
所以傅佥在派出这两支小规模的奇兵之后,下令南北两侧进攻的蜀军加大进攻的力度,投入更多的兵力,全力以赴地发起攻击,就算无法打开局面,但至少也要拖往更多的魏军,将魏军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正面战场上来。
这样东西两侧的突袭队才有机会登顶。
在傅佥的严令之下,蜀军再一次地向着山顶魏军阵地发起了攻击,连番的受挫之后,蜀军的士气也一落千丈,早没有初战时的那种亢奋和高昂了。
天明之后,看到战场上的情景,蜀军诸士兵都不禁是为之胆战心寒,尽管他们也知道山顶上的魏军数量并不多,但他们射出来的箭矢委实却是太多了,漫山遍野的全是箭。
大概是缺乏水源的缘故吧,这座土山上植被就比较稀疏,到处都是光秃秃的荒山野岭,而此刻无数的箭矢插在地上,就像从土里面长出来似的,密密麻麻,看得人头皮都发麻了,如果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恐怕早就彻底地崩溃了。
但那怕再不情愿,傅佥的命令却也无人敢违抗,傅佥的治军那是出了名的严苛,闻鼓不进,闻金不退,那可是要掉脑袋的,这一点绝不是开玩笑,傅佥一怒之下,绝对会动真格的。
所以这些蜀军听到了进攻的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