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军(2 / 3)

至参将,后面也因阉党之祸辞官,一直未曾得到启用,孙传庭亦请其官复原职,出任延绥参将。

期间,又有人举荐原山海左部总兵官王世钦,世钦亦因与阉党有隙,辞官返乡,一直未曾见用,此时,总兵已由尤世禄出任,孙传庭只能委屈其暂任延绥副总兵。

又有守备贺人龙,曾随巡抚洪承畴剿贼,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贼寇惧之,皆称其为“贺疯子”,孙传庭亦擢其为延绥参将。

至此,领兵将领已全部就位,孙传庭这才下令各镇开始招募士卒,没想到,他这一声令下,前来应征者简直如同过江之鲫,不可胜数,短短一个月时间,光是榆林镇就招募了精兵两万余,宁夏镇和甘肃镇那边也传来消息,招兵已有万余,这一下就是将近五万大军了,吓的孙传庭连忙停止了招募,倒不是他不想招更多的兵,主要这粮草跟不上啊!

榆林这地方本来就干旱少雨,再加上西北连年大旱,这里可以说一点粮食产出都没有,要就地筹集粮草压根是不可能的事情,大部分老百姓都因为没饭吃,被逼的造反了,军户也被逼的没办法啃草根树皮去了,都眼巴巴的指望着当兵,盼望着领粮饷接济家人呢。

所以,在榆林镇招募了兵马之后,粮草唯有靠朝廷拨付,而这次,朝廷仅拨付了两万石粮草,这一个月下来,已经被招募的“新兵”陆陆续续吃掉了一万石,剩下一万石也只够两万余人堪堪吃上半月了。

当然,孙传庭还有张斌的支援,不然的话,这五万大军估计还没组建起来就得解散了,人马招齐,他立刻率军南下,赶赴绥德卫,同时下令宁夏镇和甘肃镇招募的新兵也赶往绥德卫集结,准备接收张斌支援的粮草,开始操练新军。

而这时,绥德卫以东一百余里的黄河东岸,一只庞大的车队正在缓缓前行,这个车队延绵足有十余里,光是马车就有四五千辆之多,再加上随行护卫的明军将士,整个车队足有上万人马!

车队的最前方,李树本正满脸震撼的看着眼前的黄河。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黄河,黄河之宽比之他所见过的长江并不逊色多少,但是,此时黄河之水却少的可怜,水流最宽的地方也不到十丈,有很多地方都是分成数股丈许宽的细流,在沙洲间流过,就跟老人额间的皱纹一样。

黄河都干成这样了,对面的黄土高原该干成什么样子啊!

其实,他从北直隶一路走过来就感受到了旱灾的可怕,大沽港附近的农田还没有什么异状,田间郁郁葱葱的,一点都看不出干旱的样子。

但是,离开海岸百余里之后,田间的各种作物就越来越稀少,越来越枯黄,到了山西境内,田间的作物已经是黄绿相间,黄多绿少,过了太原府之后,已经出现大片大片的荒地,到了黄河附近,更是赤野百里,除了河流附近,鲜有人种植粮食!

他无法想象,对面陕西的平民百姓怎么过活,田里都种不出粮食,他们吃什么?

此时,宣府总督张宗衡麾下的一员参将正在指挥手下士卒为车队过河做准备,原本这里是需要坐渡船的,但是现在压根就不用坐船了,河里就这么点水,再小的船下去估计都得搁浅,要不是河岸陡峭,沙洲松软,车队估计能直接涉水过河,压根就不用做什么准备。

其实,这会儿需要做的准备也不多,也就是找个比较平缓一点的河岸,挖点土石将河岸两侧都垫平一点,然后再砍些丈余长的大树垫在沙洲中的细流上,再扑上厚木板,用大铁钉固定好,这“桥”就算是搭建好了,最后再在松软的沙洲上铺些干土和石子,马车就能通过了。

忙活了将近一个时辰,东岸的马车都停了几里长了,这条简易的过河通道终于搭建好了。

但是,此时,马车却不曾过河,反而一直停在河岸上一动不动,负责搭建通道的山西边兵也陆续撤了回来,护翼在马车两侧,一动不动。

看到这诡异的场景,李树本不由好奇的问道:“孙将军,他们这是干嘛?”

孙标闻言,嫩脸微红,叫他将军的人还真没几个,但是这位却一直叫他将军,自己谦虚了几次他也不曾改口。

他是奉张斌的命令保护李树本一行去西安义诊的,正好东盛堂从广东调拨第一批粮草送往陕西,他们就跟着一路出发了。

这边护送的是卢象升安排山西军,自然不会跑去陕西,他解释道:“各省兵马没有兵部调令是不能到处乱跑的,卢大人调派的山西军只能送到这里,他们估计是在等孙大人的陕西军前来接应吧。”

果然,没过多久,对岸就有一骑绝尘而来,看那装束,也是明军打扮,他身上的衣服虽然有些破旧,但是,那彪悍的模样却远胜于山西军将士。

那一骑直接从对面河岸上冲下来,越过数座简易的木桥,一直冲到山西军那位参将附近,这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汇报起来。

那山西军参将听完汇报,点了点头,随即一挥手,运粮的马车终于开始慢慢顺坡而下,往对岸驶去。

孙标连忙打马上前问了一下,随即又跑回来对李树本道:“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