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古运河(2 / 3)

肯定是不能运行了,而且太过久远的事情很难考证,古运河的路线和范围只是这位老者口述之言,是一代代传下来的。

这边可不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前出土的文字都还能看解读,各地的县志将大事都记录了下来,这边的历史全靠着口口相传。

拿着老者给的地图,朱瞻墡大致看出了现代苏伊士运河的轨迹,很简单找直线距离最短的地方先,然后再看这条连线浮现还有几座湖泊,这样的话只要连通湖泊就会缩减工程所需的工作量。

曼札拉湖、提姆萨赫湖、大苦湖、小苦湖就在连线的附近,连通四个湖泊,就算是完成了大半的运河开凿了,而后若是能找到古运河规矩,重新疏浚,那工程量又减少。

只是这位老者的地图上并没有标明地势高低走向,只能实地勘察了。

朱瞻墡这次待过来的人中也有大明的水利专家,当然大明现在没有专门水利之类的课程,就是在治理喝河道等事情比较有经验的官员或者乡长,作为他的专家团。

此时一个卫兵来禀告:“海王殿下,咱们的人在港口说发现了古运河的踪迹。”

“哦?”朱瞻墡没想到好消息来的这么快。

立马赶了过去,看了才知道为什么好消息来的这么快。

在没有河流的地方,却有一段类似河流入海口的河道,虽然已经淤积了,但是城内的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古运河的遗迹,而且根据他们的口述,奥斯曼帝国的人占领了这里之后也来此处考察过了。

朱瞻墡微微皱眉,如果奥斯曼帝国的人也想要打通运河,那么对方就更加不可能将这条运河航道卖给自己了。

至于对于现在还不开发运河的原因,一是崛起中的奥斯曼帝国,占领这些地方就这两年的事情,或者说在其国家战略中这件事情要往后排,这也很正常。

二是运河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奥斯曼帝国正在征战中,分不出这么多财力物力。

无论哪种原因,只要他们是想要开发运河的,那么战争似乎就不可避免了。

古运河的遗迹仅有几百米很短的一段,而后众人拿出老者那里得来的地图,一路向着北方的湖泊走去,并且一路上都在勘测土质。

似乎因为这一段古运河被淤积堵塞导致荒废的时间不算太久,所以一路上偶尔在一些地方能看到古运河存在的证据。

事实上也是如此,以前的开凿出运河后,很多时代都对古运河进行了疏浚,特别是苏伊士到达最近的湖泊这一段,就算是整条运河被废弃之后,也成为了苏伊士往内湖运送商贸的河道。

最后因为常年的打仗等事情,商贸不通,最后才荒废的,所以一些地方还能看到比较明显的运河遗迹。

一路向着北方走,走到一座湖泊附近,这里就是小苦湖,与苏伊士港之间将古运河的遗迹连起来几乎是一条直线,不到70里的路程,南北走向,路径一连就非常的清晰了。

小苦湖后就是大苦湖,这两个湖泊可以充当航运的中间节点,并且可以停泊数量不少的战船,而后再从大苦湖继续往北挖掘。

“殿下,古运河航道虽不够清晰,但是根据遗迹的原有路线应该可以重新挖掘,而且挖掘难度会比较低。”专家团经过考察之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朱瞻墡摇摇头说:“古运河的路线没问题,但是我们要挖的运河航道要比原来的古运河宽不少,必须保证好咱们蒸汽战船的通行,并且要将蒸汽母舰的通行算在内。”

一听到蒸汽母舰众人惊了,蒸汽母舰那样的庞然大物,要通过的话至少得比原来古运河宽一倍以上,这样的话工程难度和工作量都极具增加。

专家团愁眉邹起,这么大的工程他们也没搞过,这得多少人啊。

“300人的卫队跟你们一起,你们尽快去测定运河的路线,宽度,深度,确定好工作量,然后告诉我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时间。”

虽然为难,但是专家团还是纷纷领命。

测量工作立刻开始,边上的人问:“殿下,尚未和奥斯曼帝国交流好,现在就开始勘测工作,是否过于危险。”

“地方不大,应该没什么问题。”

朱瞻墡来到了苏伊士的第六天,开罗过来的奥斯曼帝国人来了。

奥斯曼帝国采用君主政体,苏丹的权位遵循奥斯曼家族世袭的继承原则。伊斯坦布尔的苏丹凌驾于臣民之上,俨然是臣民的主宰者和保护者,是臣民忠诚的对象。苏丹被视作牧人,称作拉伊亚的臣民则是顺从苏丹的羊群。

虽然不能算作奴隶制,但是其制度对于子民的管束也要比大明更为严格。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体制和大明也有交代的差异,因为奥斯曼帝国民族颇多,而且各地都有自己的历史,很多地方都是刚刚归入不久,它有一套复杂的募兵及封地制度。

仆从国附庸军队在奥斯坦土耳其的征服事业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现在开罗的所有者是奥斯曼的亲王,但是也是这片区域封地的所有者,类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