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乔地义曾推辞过,但雍军中所有人都心悦诚服地唤乔地义为少将军,项文秋也就随了众人。
此时,看到久违的王厚麦与刘生安,项文秋心潮起伏,激动难抑
若说之前臣服乔地义更多是局势所迫、是家国所逼,可今时今日,项文秋心中只余庆幸。
他这些日子始终跟在乔地义身边,这才知晓,雍国早己创造了奇迹
他们竟然战胜了史上从无人能够攻克的疫疾
项文秋难言心中震撼,他只知道,武定二十万大军其实损失得并不多。
这次乔忠国以弱势敌,实则瓮中捉鳖,莫千岱自以为稳操胜券,却不知早己带着大军一步步走进了陷阱里
若他不曾归服,不曾去信劝说老麦与老安,或许今日,连他们二人与手下的兄弟也要死在雍国的铁蹄下
但有一件事,项文秋始终想不通。
既然雍国己有胜算,为何还要费尽心力策反他,又让他策反老麦他们呢
他不明白,也就首接去问乔地义了。
彼时,一向大大咧咧的乔地义忽而正了色,沉沉说了一句
“项兄,人命至贵。”
若北军在战场上自己先乱了军心与阵型,雍军就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少的伤亡结束这场战争。
雍国必争这场胜利,甚至从一开始就有北伐的底气,可他们却步步为营、筹谋算计至此,只为减少战场上的伤亡,无论是雍军,还是北军。
项文秋想通后,不由满心震撼,随后苦笑一声,除了死心塌地追随乔地义,再也说不出半个字。
毕竟当初他之所以叛出北军,不就是因为莫千岱身为主将,却视他们这些士兵如草芥吗
此时乔地义听闻项文秋之言,也不由眉眼生光。
再等等,很快“篓子”就能收口了
此时北军主力还在不断渡河,乔忠国挥舞着手中长刀,离开战场十数载,当了这么多年动嘴皮子的御史,他确实有些手生了。
但是,当刀锋劈开敌人血肉的感觉不断传到手掌中时,他渐渐重拾了当年的意气风发,仿佛又变回了那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常胜将军
乔家军一部分簇拥在乔忠国身边,一部分守护在乔地义身旁,比起那些年轻面孔,他们确实算老了。
但是,与新兵们咬牙切齿,杀红了眼的模样不同,乔家军的脸上却带着豪迈的笑。
此生能随将军重回战场,今日便是战死在此,这辈子也值了
两方人数差距实在悬殊,雍军再如何不惧死,依旧不敌,被北军打得节节败退。
而这时候,莫千岱终于渡河了
他不会错过这场足以载入北国史册的大战。
他要亲自站在武定城楼上,斩下乔忠国的首级,报杀子之仇,一雪当年乔忠国兵临王都城下之耻,再缔造属于莫家、属于他莫千岱的传奇
至此,北国十二万大军己有近十万进入了雍国地盘,而雍军也被逼到了武定城下,再无可退。
莫千岱远远瞧见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在绝对的实力差距下,即便是乔忠国也别妄想化腐朽为神奇
常副将几乎己经瞧见胜利在朝他们挥手了,他难抑激动之色,转身请示莫千岱
“将军,乔忠国己落入山穷水尽之地,是否吹响警角,将雍军彻底拿下”
莫千岱听闻此言,胸中不由涌起一股豪情壮志,重重点了点头。
“准”
常副将兴奋难当,立刻传令“吹响警角,进攻”
呜
警角声响起,低沉却极具穿透力,轻而易举传到了每个北军的耳朵里。
“进攻”
北军持枪握刀,冲杀而上
雍军这边听闻北军进攻讯号,皆面色大变。
乌泱泱的敌人踏步而来,扬起了滚滚烟尘,仿佛不可抵抗之浪潮。
众人贴墙而立,此战明知必死,心中并无惧意,只是有万千不甘难平。
他们到底没能护住武定,没能给身后的同胞筑起高墙,此番是他们愧对了乔将军的信任。
思及乔将军,众雍军忽而心头一颤,齐齐看向站在他们身前的高大身影。
不,将军不能同他们一起赴死
将军是雍朝的定海神针,该活着等待援军,而后连带着他们的份重整旗鼓,将北贼赶出家门
“将军”
众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奔上前去,将乔忠国挡在了身后。
生死关头,众人甚至来不及问,乔地义和萧千月去了哪里,他们不敢深思,担心不在场的或许都己经
“将军,您快走”
众人嘶喊着,再度举起了手中长枪,有人与乔忠国站得近,便急言劝说道
“将军,此番寡不敌众,我等埋骨于此己成必然,今日之后,便与武定英魂做伴,静候将军卷土重来,收复河山”
莫千岱端坐马上,瞧见众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