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梨这次整理,把高频考点也一并整理了出来。
化学里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等都是经久不衰的考点。
大家都很推崇数学,是因为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恩格斯曾说:“数学在力学中的作用是100。”
某为的创始人任总也曾强调过,“其技术突破依赖700多位数学家的支撑。”
所以说数学是所有科学的通用语言,这点是没有错的。
数学学得好的人,在物理上可以用微积分描述运动(如牛顿力学)、用矩阵表达量子态。也能在化学上,通过方程式计算反应速率(如阿伦尼乌斯公式)、用概率模型分析分子行为。
而在当前的教育体系里,数学能力直接反映认知潜力。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将数学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物理化学的突破常以数学突破为前提,如微积分推动经典力学发展。
锦梨在数学上下了苦功,补足了基础,在逻辑能力跟问题分解上有很大的优势,此时去做化学的思维导图,仿佛在知识的海洋里畅快遨游,对各种知识点信手拈来。
数学上的突破,让她在物理、化学上能力也接连提高。
像是有一些学生,高一跟高二都是使足劲去学习数学,物理跟化学就随便看看,只在课堂上认真复习,做老师交代下来的作业,没有花额外的心思去提升后两科。
但偏偏他们后两科的成绩还不差,这就是受到了数学思维的反哺。
锦梨越写越顺畅,本来只打算写半小时,一不小心熬了夜,写了一个小时。
最后还是陈琴刷手机时,发现锦梨仍在直播,不得不推门提醒她该休息了,锦梨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
她发现,原来学习也是会上瘾的!
当弄懂了所有知识点,几乎一切题目都会做的时候,或许每个人都会对学习而着迷。
难道,这就是学霸在学习时的感觉吗?!
锦梨有点懂,为什么那些学霸能抱着本书学十几个钟都不带停的。
别人只以为学霸在卷。
但学霸其实只是在享受啊!
翌日,锦梨早上有戏,下午跟晚上没戏。
她看了下场务发来的最新行程表,发现自己的拍摄行程被剧组调整了。
不是调整的多了,而是比之前调整的更少了。
锦梨特意询问场务:“我要拍摄的场,怎么调得比之前还要少了?”
场务也不明白,一知半解地说:“不仅仅是你的场变少了,徐婷跟白江的场也减少了,这是楚导吩咐调的。”
锦梨抱着这抹疑惑,围观了一下正在拍摄的场次,属于她的场次还没轮到。
只是观察了几分钟,她就有点明白了。
楚导拍得更细致了!
这有点不太符合楚导的风格,她跟楚导磨合了一个多星期,知道他并不是喜欢揪细节的导演。
只要演员的表演大差不差,就会给通过。
现在楚导要揪细节,很显然,演员的表演让他觉得有点差,所以不得不介入了。
锦梨观摩的戏是徐婷的场,安静地看了徐婷拍了半小时,就离开了。
徐婷反而被她看得有些分心,迟迟进入不了状态,吃了好几个ng。
锦梨走后,徐婷终于进入了状态,赶在楚导骂人之前过了那一场。
徐婷好不容易拍过了,休息期间去找了助理,有些紧张地说:“你去打听一下,锦梨有没有说我的坏话?”
助理愣了下,“坏话?什么坏话?”
徐婷瞪了她一眼,助理一个激灵,连忙反应了过来,说道:“好好,我现在就去打听,我会全程录音的!”
徐婷的表情这才缓和了一些。
等助理找到锦梨的场,发现她已经在拍摄了。
锦梨的场是由副导拍的,没有徐婷演得那么磕磕绊绊,她演得很顺畅。
这一幕拍的是刚刚初入末世的场景,阮软软第二次面对丧尸,而这些丧尸身上都很干净,没有血渍,就是表情有些狰狞。
阮软软鼓起勇气,手里拿着一沓钱,对着缓步走来的丧尸紧张地说:“学弟,我认得你,你之前总是在我这里做任务。”
“我给你钱!”她夸张地扬了扬手,想要让学弟看清楚手里的钱。
结果因为过于紧张,手上不稳,手里的钱掉落在了地面上。
阮软软:“呃,钱掉了。”
她低头看着钱,那缓步走来的丧尸也直勾勾地盯着钱。
阮软软感觉有戏,眼睛一亮,从口袋里又抽出了一沓:
“我还有钱,这钱是我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为了取它我冒了很大的生命危险,我都给你,你往外走行不行。你别过来了,这是我最后的钱。”
她恭恭敬敬地把钱放在了桌子上,然后缓缓撤退。
学弟缓缓挪到了桌子处,经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