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2 / 3)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5788 字 5个月前

的轨道上。

带着战利品回鹿蹄山的时候,邵慎登上一处高坡,看着远方青灰色的田野、亮晶晶的河流以及若隐若现的庄园、坞堡,矗立良久。

每次都让人冲进洛阳盆地,终究很被动啊。

刘善已经带人来到了轘辕关。

管理禹山、阳关左右二坞数年,他又依稀找回了当年南征吴国的感觉。

刁斗、鼓角之声,几乎已经永久镌刻在他的生命里了。

他不会管民,也不喜欢干那些千头万绪的庶务。

他更喜欢简单粗暴的军中生活,因此在以军法治民的坞堡之内,简直如鱼得水,各项事务井井有条,堡丁更是一有闲暇就操练,为此屡屡至梁县请粮,尽可能加大训练频率。

而他这么练,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堡丁们在轘辕关外挖的壕沟又深又宽,底部插满了竹签,看着就“赏心悦目”。

关城内部,驻守军士被分成了几营。谁先守,谁轮换,谁当预备队等等,任务分派得很清楚,各营也明白次序,不会弄乱。

关城后方,他甚至组织了百余名会骑马厮杀的堡丁,随时巡视,驱杀翻越山岭而来的敌方斥候,确保内情不被泄露。

这才是战争,真真正正的战争。

刘善已经进入了他的“舒适区”,非常自在。

“轘辕关城高墙厚,还有沟堑,若这都不敢守,活该你们的家产被人掳掠一空,妻子成为奴隶。”站在高高的城墙之上,刘善深吸一口气,将微微有些发福的肚子收回去,大声说道:“匈奴人也是两個肩膀扛一个脑袋,并不比你们强多少。好好打,守具这么多,关城稳得很。”

“挫败了匈奴南下的企图,你等回去的时候,也能挺着胸膛告诉妻子邻里,是你们保全了大家。”

“战殁伤残的,皆有抚恤。若侯府不发,我自找外甥理论去。这两年操练,我为你们讨来了多少钱粮,当心中有数。”

“即便睡觉之时,也要给我睁着一只眼,别让人偷城得手。”

刘善四十好几了,但嗓门洪亮无比,站在那里一吼,远近皆闻。

众人听到之后,纷纷应诺。

刘善又够着头看向远方。

空旷的原野之中,时不时出现三三两两的游骑。

信使已经不敢外出了,斥候也被逼了回来。现在完全不知道洛阳的情况,也不知道匈奴来了多少人。

刘善想起了南下的外甥,怎么还不回来呢?

南阳再好,也没有自家基业重要。

洛南诸县、陈郡颍川,难道是南阳能比的?

他不知道外甥的全盘布局,也看不懂。他的见识、经验,只能支持他做好眼前的事情,即守御好大谷、轘辕二关。

在他看来,这些地方短时间内是安全的。但若匈奴不计伤亡,猛攻猛打,就很难说了。

听闻匈奴换了个叫刘聪的新皇帝,却不知道他会怎么做了。

裴纯苦着脸来到了虎牢关。

关城不大,塞了三千士卒及大批粮草之后,已是满满当当,差点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除郡兵之外,另外两千士卒还是他借来的,一半来自开封郑氏,另外一半则征自郡内土豪。

他不知兵,更不懂怎么打仗,看不出这些士兵的成色怎么样,只是下意识感到担忧。

邵勋的信已经加急送过来了。

老实说,他有些愤怒。

邵勋什么身份,也敢对他说这种话?

但愤怒过后,他还是老老实实来了虎牢关。没办法,那个凶人的话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可能真会杀人。

阳夏何氏,国朝望族,直接就让他连根拔起了。

有此前车之鉴,裴纯觉得没必要去挑战邵勋的权威。

“唉。”裴纯饮了口酒,愁眉苦脸。

“府君何故嗟叹?”送家兵前来虎牢关的前尚书郎郑遵起身,给裴纯斟满酒后,笑问道。

郑遵是大司农郑袭之子。

祖父郑袤曾为曹魏光禄大夫,入晋拜为司空,坚辞不受。

二叔郑豫在朝,任尚书右仆射。

三叔郑球两年前过世,曾为成都王颍右长史,累任侍中、中护军、尚书右仆射、吏部尚书。

这个家族,仕宦者众多,还是比较兴旺的。

但在永嘉二年(308)的时候,开封郑氏就开始南渡了,其中跑得最远的甚至入闽了,也是离谱。

留在北地的也不少。

像郑袭、郑遵父子就在洛阳安家,只不过这两年战事频繁,又回荥阳老家居住了。

此番出兵守虎牢关,家族内部也是有过激烈争论的。

很多人认为应该两不相帮,以保全家族为重,免得将来被刘汉清算。

但更多的人害怕被邵勋清算。

刘渊在世时,对士人是比较优容的,没怎么苛待乃至杀戮。但邵勋真灭过士族,阳夏何氏的例子摆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