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揽(2 / 3)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5148 字 5个月前

下山来了。

范隆等人结束了对话,静静等待。

邵勋正在府中招待客人:以曹馥为首的一干留守幕僚。

金谷园的名气太大了,就连曹大爷都忍不住要来看一看。

尤其是冬日降雪之后,登楼远眺,美不胜收。

这时候烫几壶酒,服点散,找几个美姬,一起乐呵乐呵,简直是人间极乐。

可惜这里什么都没有,让人颇为遗憾。

邵勋接到“赠弓故人”遣使来访的消息后,便向曹馥告了声罪,径自离开了。

他们这批人,现在有点互相抱团取暖的意思了。

可能曹馥在司马越那里还有点分量,其他人就不太够格了。偶尔聚在一起,也尽是牢骚之语,负能量满满。

毋庸置疑,他们在越府中的地位整体下降了一大截,远远不如那批徐州新贵们。

邵勋和这些人没什么好聊的。他参加集会唯一的原因,就是想多打听些消息,比如司马越何时进京,接下来要做什么之类。

一番交流下来,好像明年正月之前,司马越都来不了了,西征之役却不知何时开启。

邵勋对去关中卖命的兴趣不大。

司马越让他去,他就去。

司马越不提,他绝对不会主动去。

因为去了也什么都得不到,还能让你镇守关中不成?别闹了,那多半是给司马氏宗王的,不会给外姓人。

宗王上任之后,官位还不够给自己人分呢,当地士人也要分走很大一部分,没你的份。去了就是纯卖命罢了,没什么意思。

穿过一道长长的连廊后,邵勋见到了前来拜访的范隆。

“范公来访,着实令人惊讶。”邵勋伸手示意客人入座。

不冷不热,似乎已经表明了一定的态度。

范隆不以为意,看着面前的桌子、胡床,惊讶之色一闪,随后便坦然坐下。

“汉王可好?”邵勋拍了拍手,让亲兵端上来茶水,亲自给范隆倒了一碗,问道。

“南征北战,意气昂扬,戎马倥偬之间,总向我等谈起当年七里河畔的金甲小将。”范隆告谢后,笑着说道。

“我家世不高,声名不显,不意汉王竟还记得。”邵勋笑道。

“大汉并不看重门第。有才之人,便可身居高位。”范隆说道。

邵勋笑而不语。

其实,汉国并非不看重门第,实在是无人愿投罢了。

刘渊开国后,以上党崔游为御史大夫,但老人家拒绝了。

九十三岁的人了,实在不愿意在人生末尾再做匈奴的官。崔游固辞,因为他曾是刘渊的老师,无法强迫,最终只能作罢。

眼前这位范隆,则是刘渊的同窗,雁门人。

刘元海开国称制,匈奴人自然欢欢喜喜去做官,但投效的晋人却很少。

考虑到刘渊半辈子在中原游学、做官的经历,他可能对那些匈奴贵族看不太上,觉得他们虽然习得汉文,少数人甚至畅读经史,但深受胡风浸染,终究不太一样,心心念念想招募中原士人,来填充他国家的官位。

但这个节骨眼上,谁会去呢?

大晋朝至少架子还维持着,更是天下正统。汉国虽然声势不错,连连攻城略地,但终究是蕞尔小邦,更是胡奴所立之国,若投效而去,怕是要被人笑掉大牙,名声直接就臭了。

说白了,刘渊得亮一亮拳头,再展现点力量,攻下更大的地盘,甚至把目标瞄准洛阳,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靠。

现在他还没来得及做这些事,自然招不到人,以至于都到邵勋这边来试探了——作为汉国大鸿胪,范隆绝对不止拜访邵勋一人,但这一圈下来,估计没啥收获。

原来刘渊起家也这么困难啊。

“小郎君若愿北上游历,汉王定然欣喜。”范隆又道:“敝国最重武勇,汉王看重的勇将,重号将军唾手可得。统领大军,南征北战,建功立业,位列三公,也不是不可能。”

“汉王好意,我心领了。”邵勋说道:“我无甚大志,所爱者唯醇酒妇人耳,却是辜负汉王盛情了。”

范隆听了大笑,道:“敝国呼延氏向出美人。郎君若北上,露一手绝艺,公卿贵人见了,以女妻君,等闲事也。”

他说得倒是没错。

匈奴风俗,没那么多门第之见。你有本事,又是汉王看重的人,娶个呼延氏、刘氏之女为妻,太正常了,无需考虑太多。

邵勋摇头失笑,道:“范公且住,我无意北上,君回去后自可如实禀报。”

范隆叹了口气,道:“既如此,我便离去了。”

“范公。”邵勋看着范隆离去的背影,喊了一声。

范隆疑惑地回过头。

“汉国若有变乱,待不下去了,金谷园内有君一席之地。”邵勋说道。

这次轮到范隆失笑了。

他摇了摇头,消失在连廊尽头。

邵勋把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