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你爹是谁(2 / 3)

之职,张传世的父亲担忧他出面报仇不便,便私下组织想替他报仇。

他为人急公好义,朋友很多,一呼百应。

也不知他怎么做的,最终替罗刹报仇成功。

两人自此便如异姓兄弟一般。

张传世并没有在二人的兄弟情上多加赘述,而是又将话题重新说回到臧雄山一案之上:

“我的三叔对罗叔来讲,便如至亲骨血,听到我三叔冤案,他拍案而起,说这世道太污秽,绝不能允许自家兄弟蒙受冤屈。”

他看向赵福生:

“大人,我话说到现在,余下的事情,你也猜到了吧?”

赵福生叹了一声,点了点头:

“我说说看,你看看我说得对不对。”

张传世惨笑了一声,示意赵福生往下说。

赵福生道:

“你这叔叔本身执法衙差,看不惯灌江县人错判冤假案,且涉案人还是你的三叔。”

“对。”张传世点头,“大人请接着往下说。”

赵福生又道:

“当日押送你三叔上京的,是灌江县与此案相关的人,大部分是令使,一部分是涉案差役。”

“对。”张传世又道:

“这些人全是与郭正保、二郎村一案相关的人。”

赵福生听得出来他话中的隐含之意,微微一笑:

“是,他们手上血案累累,沾着臧氏一族的血。作为屠村的下令者的驭鬼者已经死了,可还有这些从犯没死,于是罗刹提刀而出,将这些与臧氏一案相关的人全部杀死。”

“不错!”

张传世双掌一拍:

“我罗叔可非一般人,令使又如何,差役又如何,一共36人,他一夜之间统统斩杀,一个也没放过。”

事后罗刹心知自己必死无疑,也没想过逃跑,竟主动投案自首。

照理说他是执法差役,本身疾恶如仇,知道该以法理途径惩处罪人,而不是执私刑,将自己身陷囹圄。

可是天道不公。

他身处公门,尤其是知道大汉朝公门之腐败。

不能同流合污者,在衙门之中甚至会遭人排挤,难以有出头之日。

哪怕在入衙门之前是清流,进入这浊潭也要融入进去。

灌江县一案涉案相关的是镇魔司的令使。

镇魔司高高在上,不受衙门管束,臧雄山这桩案子就得自己吃亏认怂——除非他将来驭鬼有成,进入镇魔司内,凭借他的手段杀人报仇,别人慑于他的实力,自然无话可说。

这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道。

可是要想驭鬼,那是何其艰难?与其等待这种天赐良机,不如他挺身而出!

“死了这么多人,涉及灌江县的鬼案、涉及镇魔司,我罗叔知法犯法,案件是由义真的爷审理的。”

这桩案子几乎没有悬念。

人证、物证俱在,甚至罗刹自己都没想过脱逃,而是直接认罪。

最终他被判斩首。

“他死前与我爹见了一面。”

兄弟二人见面时,沉默良久。

一个默默垂泪,一个则早就看淡生死。

“我罗叔说:大汉朝没有天理,那他就要找到天理!”

人有人间道,有刑狱之法惩处;有衙差抓捕、有三堂审案;

而为什么鬼杀了人,却无鬼差揖凶?

为什么人间鬼祸横行,凭什么鬼要凌驾于众生之上?

罗刹隔着监狱的栅栏,对着张传世的爹说:

“我不服!”

到了这样的地步,他已经看淡生死,直言道:我愿死后化身鬼差,揖杀恶鬼,清扫鬼道,将这不平衡打破!

见兄弟垂泪痛苦,罗刹安慰他,只道人都要死,他只是先行一步。

“……”

张传世也跟着沉默了片刻,最终道:

“他怕这桩事情牵连我爹,又怕我爹为救他心切做出傻事,因此行刑前请托了我爹两件事。”

一件是他罗家已经绝后,将来每年初一十五,祭祀他父亲的坟。

二是待他被斩首后,寻回他的首级,使他尸首齐全。

……

“这就是无头鬼案的始末。”

张传世说完后,众人内心深受震慑。

众生皆苦!

在这民不聊生的时代下,纵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可怖厉鬼仍有独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故事。

这芸芸众生组成了这特殊的世道,形成解不开、斩不断的乱结,将这个世道拖入深渊中。

赵福生也说不清这些鬼祸的根源究竟是谁了。

若是层层追责,上阳郡许多鬼祸的源头是臧雄山,而再顺着臧雄山的源头往上查,则又直指灌江县的镇魔司、县府官员是元凶。

可这些人之所以滥用权势,制造冤假错案,又因为镇魔司法令缘故。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