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离开后,之玉开始把视线对准了西夏国。
也不知之前的皇帝是怎么想的,泱泱大国,居然年年给西夏送东西送钱,想想都觉得丢脸。
如今她来了,西夏就休想再从大宋拿走一个铜板。
见大宋态度一下子强硬了,西夏国很是懊恼。放话要派兵来攻大宋。
有些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在朝堂上劝之玉,说什么以前年年都给西夏上贡的,现在也该继续上云云。
这可把之玉气得,当即撸了这些人的官职,把他们打入大牢。
大宋没有丝的毫傲骨,和这些贪生怕死的官员脱不了关系
收拾了这些软骨头后,之玉当即让人点兵,准备随时出发边境。
见之玉似有与西夏动手的打算,几个老臣不由对视了一眼,眼里满是担忧。
如今的官家虽是女子,但比前几个官家都有血性。
也不知官家这性子,对大宋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
—
应运二年五月,大宋率二十万大军驻庆州,大军时不时就对西夏进行骚扰。
对于大宋这种不讲武德的匈奴打法,西夏深受其扰。
大宋的军队,每过十天半个月的,就会北上攻城,来抢他们西夏的牛羊牲畜。
这种行为,和历史上记载的匈奴、突厥等简直如出一辙............
西夏也不是没反击过,但大宋人多,打了一批又来一批,打到后面,他们都失去打仗的热情了,转而以防御为主。
因为没有做好与大宋决一死战的准备,所以对于大宋时不时的北上骚扰,西夏皇室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暗暗发展自身实力。
西夏的想法,大宋这边自然猜出来了,所以被之玉留在边境的赵曙,时不时就以访友的名义去找西夏皇帝李谅祚聊天,然后暗中挑拨西夏皇室的关系。
对于整日在自己面前瞎晃悠的赵曙,李谅祚也不是没想过把他抓了来威胁大宋。
可赵曙的身份实在尴尬,他是大宋太上皇的养子,自己要是把他抓了,现在的大宋皇帝肯定不会管他的死活,不但不会管,恐怕还巴不得自己把赵曙杀了................
他自然不会如大宋皇帝的意,所以他现在非但没对赵曙动手,反而还与赵曙把酒言欢,挑唆赵曙回汴京争皇位。
大宋的打法,别说西夏人窝火,连大宋的官员都觉得丢脸。
每八百里加急的信传来,不是说抢了西夏几头牛羊,就是说杀了西夏的两三个人。
大臣们看着这个战绩,心情都不怎么好。
仗打成这样子,还不如不打。
没有欧阳修做自己的嘴替,之玉只能亲自上场,对着不满她的大臣就是喷。
“与他国交战,岂能说打就打,说不打就不打。”
“再说了,如今在边境领兵的,是你们满意无比的信王赵曙。”
“你们觉得他打不好仗,就写信去骂他呀,在朝堂上吵吵闹闹的又不能解决事情。”
“又不是我在指挥战场,你们在我面前念念叨叨的干什么。”
“想让我御驾亲征啊?”
听到之玉的话,不少大臣有些心梗。
往前数,大宋的帝王,谁不是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如今到了这里,画风这么就变了。
太上皇儒雅温和,苗太后温柔恬静,便是曹太后,那也是端庄守礼的人。
也不知他们是怎么养的孩子,竟把官家养成这个样子................
—
应运三年初,大理国那边传来消息,在欧阳修的说服下,大理愿意对大宋俯首称臣了。
听到这个消息,大宋朝堂一片沸腾。
此时的众大臣,完全忘记他们当初是如何怨恨欧阳修的了,个个都开始夸起欧阳修来。
看来,当初欧阳修喷他们还是口下留德了
凭他那张能把别国劝得俯首称臣的嘴,他要是真想骂他们,他们肯定早就怒而触柱了。
接到这个消息后,之玉当即让人派人去大理那边处理后续事情,同时让人带了圣旨给欧阳修。
让欧阳修留守大理,直到瓦解大理国的势力为止。
为了防止欧阳修在背后骂她,她还贴心的把欧阳修的家眷也一并送去,好让欧阳修能安心待在大理。
欧阳修不是最喜欢游山玩水吗?大理国那边的风景,刚好适合他。
同年,之玉给已经五岁了的赵瑞禾找了一个启蒙夫子,新科榜眼苏轼。
听到之玉给赵瑞禾找夫子了,在外游玩的赵祯带着苗娘子晚回了一趟汴京。
他倒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入之玉的法眼,成为赵瑞禾的夫子。
要知道,之玉可是连梅尧臣都拒绝了。
回到汴京后,看到满具帝王威严的之玉,赵祯突然想到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