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要讲“进宫的日子定在了三天后,婚礼在之后第二日,也就是四天后,这两桩事,娘子心里边有个准备。”
外命妇,尤其是上了品阶的外命妇成婚之前都得进宫去给后宫之主行礼,只是如今后位空置,便该去见皇太后了这事儿姜二夫人很早就跟乔翎提过。
她点点头,应了此事,梁氏夫人处就在此时使人来请。
芳衣一听就笑了,俏皮的朝她眨一下眼,悄声说“夫人这个人,其实是面冷心热呢。”
乔翎心里也这么想。
不成想过去之后,梁氏夫人却没有提入宫之事,而是说起另一事来。
“跟我走,我娘要见你。”
乔翎大吃一惊“啊”
她心想,婆婆的娘,不就是先帝的妹妹,那位封号为武安的大长公主
平白无故的,这位见我做什么呢
乔翎下意识的以为是梁氏夫人跟武安大长公主说了什么,抬眼一瞧,却见梁氏夫人自己也是神色不解“我娘她好端端的见你干什么”
眉头蹙着,倒是也没多说,早就安排了人去套车,这会儿见了乔翎,便直接带她走了。
乔翎不好问梁氏夫人,只能趁着出去的时候小声问张玉映“武安大长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张玉映小声告诉她“是个很厉害很厉害的人”
乔翎这个人其实是有点傲上尊下的,一听这话,脊背都格外停直了几分。
心想她要是跟婆婆一样骄傲,一样不分青红皂白,那我肯定还是要呛回去的
哼
梁氏夫人回头觑了她们俩一眼,皱眉道“你们在这儿嘀嘀咕咕的说什么呢”
乔翎赶紧说“没什么没什么”麻利的跟了上去。
本朝立国之初,高皇帝将功劳最多的九位臣子封为国公,许其世代传续,而这九人当中,又以前四位作为显赫。
乔翎先前看姜二夫人给她的册子,就觉得前四位国公“镇、安、宁、定”的封号很有深意,尤其在得知这四家的国公亦或者是世子各自戍守一方时,就更觉耐人寻味了。
镇国公聂氏在北,安国公梁氏在西,宁国公杨氏在南,定国公朱氏在东。
而越国公府姜氏正好处在九位国公当中的中间,是第五位。
前四位国公都是要戍守四境的,若是国公年迈,也可以世子代替,而她恰巧就嫁到了第五家公府里
乔翎若有所思。
这回她们去的其实并不是安国公府,而是武安大长公主的公主府,论规制,反倒要胜过前者。
乔翎跟着梁氏夫人一路入内,着实耗费了不少功夫,穿过几重屋院,终于见到了张玉映口中“很厉害很厉害”的武安大长公主。
也是这时候乔翎才知道,原来梁氏夫人的名字唤作“琦英”。
出乎乔翎预料的是,武安大长公主的妆扮并不十分华贵,这并不是说其衣着简陋,而是说庄重和肃然占据了她气韵的大半,往脸上看,与梁氏夫人也不算是十分相似。
乔翎心想,看这样子,婆婆是更像父亲安国公多一点呢。
一只看起来有些岁数的狸花猫蹲坐在武安大长公主身边摆茶的桌案上,尾巴随意的垂着,圆眼睛沉静的注视着乔翎。
乔翎忍不住“咦”了一声“婆婆那里也有一只狸花,只是婆婆那只脖子上有半圈白毛”
武安大长公主说“那是它的孩子。”
她年过六旬,头发几乎都已经白了,脸上也不见笑,语气倒还和蔼,答了一句之后,又同梁氏夫人说了几句,便遣她出去“我同外孙媳妇单独说几句话。”
梁氏夫人稍有不安,下意识扭头去看乔翎。
武安大长公主见状便道“怕什么,难道我还会吃了她吗”
梁氏夫人心说娘你要小心一点啊,我儿媳妇发起疯来很癫的,没事不要惹她,逼急了谁她都敢弄一下
跟张玉映等侍从一处,忧心忡忡的出去了。
武安大长公主却同乔翎话起家常来了“乔娘子在姜家,还住的惯吗”
乔翎有些拘谨的点点头“回大长公主殿下,住的惯,大家待我都很好。”
武安大长公主颔首,又问“琦英待你如何”
乔翎赶忙道“回大长公主殿下,婆婆待我也很好,如同亲生女儿一般”
那只狸花猫的尾巴轻轻晃动起来。
武安大长公主也露出了一丝微妙的笑“可我在外边听到的风声,可不是这样的啊。”
乔翎“嗐”了一声“大长公主殿下,谣言怎么能信呢”
武安大长公主听得微微摇头“我的女儿,我还是是知道的。”
她轻叹口气,继而道“琦英这个人,有点笨拙的聪明,有些骄纵,但是人并不坏。从前姜家没什么人跟她说话,你跟她能谈得来,对她来说是件好事。”
乔翎认真道“大长公主殿下,婆婆她待我真的很好,我也会好好待她的”
武安大长公主笑了一笑,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