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已经直接开始哭了,边上的人也有听见这话的,开始议论纷纷。
林仙挺满意的,虽然没见到袁盎,但见到袁盎的儿子了,也算见到历史名人了。
这姓袁的还保持着正人君子的模样,不过不说人话,
“在下并无强抢之意,只不过是幼妹喜爱,才与姑娘商讨,姑娘何必如此咄咄逼人还要议论我父亲”
边上的百姓们也有觉得林仙好像太过计较,只不过是个灯笼而已。
林仙又不跟他们相处,偏要咄咄逼人,
“你跟谁商讨东西是我的,你跟我商讨给你公子有病不成子不教父之过,你这样在外头打着楚相的名头抢东西,我凭什么不能议论你父亲”
关键他根本不是商讨,是直接要,林仙没同意呢,他就那么高高在上的态度,实在让人讨厌。
那袁小公子脸色变差,继续说着道貌岸然的话,
“姑娘,我是看你气质温柔,觉得你是个好人才跟你商量的,你怎么竟然这样”
林仙冷笑出声,打断了他的话,
“我气质温柔,好人就该被欺负我要不是好人,你还不商量直接抢不成我自己辛辛苦苦赢来的东西,你一句商量就让你妹妹抢走
怎么楚相的儿子要东西,跟我们平头老百姓商量就已经是我们的福气了你有幼妹,我就不能有家中幼女就你妹是人”
“你不可理喻”这些文人最贱的就是,他们会做出文人的样子,然后别人都是不讲理的。
林仙十分无语,开始发动群众,
“到底是谁不可理喻,诸位都来评评理,早听说楚相刚直有才干,没想家中幼子竟然是这样的家教
诸位,你们的孩子会出门随便跟人家手一张要东西人家不给说人家不可理喻”
一个青年当场就说,
“我儿子要是这样,我打不死他”
另一个好像也是个文人,
“皇上说今日过节,万民同乐,他竟然敢仗势欺人,欺人太甚也有辱斯文啊”
当然,这样说话,主要是林仙长得实在太漂亮。
其实袁公子本来也是看着她长得漂亮,只是想搭个话,假借自己的妹妹搭讪,只是没想到对方不给自己面子。
至于说担心袁公子会报复这么多人呢,他还能都给趁着节日都抓了
袁公子生气至极,也不想着要搭讪了,直接转身就走,还是小厮赶紧来拉还在哭泣的这位小姐。
这个时候林仙才发现,这个小姐其实是个弱智,怪不得如此不顾形象。
要是刚刚那个袁公子好好说话,不要高高在上的,林仙说不定可怜这孩子是个傻子,就把灯笼给她了,反正自己也没那么喜欢。
总的来说,林仙就是个愤青而已,受不了别人高高在上跟自己说话。
话说袁盎是怎么死的来着好像是得罪储君
袁公子走了,人群散开,林仙也马上跟刚刚替她说话两位公子道谢。
这时候又传来一声嗤笑,
“只不过是区区小事,竟然如此大动干戈,这位姑娘,难不成跟袁家有仇不成否则实在难以理解。”
林仙看去,是个长得十分人模狗样的男人,二十岁左右,说他人模狗样,当然是林仙先入为主,认为一切跟自己反着来的都是反派。
人家长的确实仪表堂堂,一表人才,看穿着,也是富贵人家的子弟。
毕竟是长安城,富贵人多是能理解的。
林仙直接问,
“公子这是何意”
那位公子长得浓眉大眼,一脸正派,一副看透一切的模样,
“区区一个灯笼,我观姑娘好像也没那么喜欢,为何要放大这小事,口口声声说楚相楚相为国做了不少贡献,不能如此被人中伤吧”
这时边上人的表情也是有些不好,毕竟人家可是楚相,就因为一个灯笼被人说是家里家教不好
人家楚相可是为国做了贡献的,而她只是个女人而已。
林仙装作不知道对方的意思,继续问,
“灯笼事小,那敢问,公子以为,何为百姓大事”
那人不知道林仙为何这么问,还是回答,
“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能吃饱肚子,就是大事。”
如今确实算是一种意义上的安居乐业,只是外戚当权,百姓的骨血供了那些权贵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