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县城(2 / 7)

老的老,小的小,你好意思抢我们座位吗”

“谁抢谁啊我先来的”

“那你也该让我们”冯大娘理直气壮,大孙子爬不上去,就喊驾驶员,“小贾,快来搭把手”

“来了,来了”小贾应道,走过被抢座位的嫂子,一脸无奈,“石嫂子,后面还有位置,要不您先上去吧”

石嫂子也知道不怨他,可还是很生气,对着冯大娘祖孙俩重重地“哼”一声,气呼呼地爬上后车厢。

孟秋往旁边挪了挪,给她让了个位置,她一边是方大姐,另一边就是石嫂子。

就听石嫂子骂“这个冯大娘,太不讲理了”

方大姐安慰她道“好了,好了,她年纪那么大,还带个孩子,就当让他们了。咱们坐车厢里多好,又能吹风,地方又大。我听说这次大集上有野猪肉,你家可打算换点啊”

不让私人买卖,不好说买,都说换。

“有野猪肉”

“嗯,听说野猪下山祸害田地,下面的生产队联合民兵队,上山打野猪,打了好几头。大头送到县里去了,小头归生产队,生产队拉到集上换东西”

石嫂子的注意力顿时被转移了“那可得买点,机会难得”

其他嫂子也纷纷道“是几个月没见集上有卖肉的了,这次可得多买点,回来腌上,能吃几个月。”

“光腌不好吃,我们老家有熏肉,那才叫香”

“真的啊咋熏的你跟我们说说呗。”

“简单先往肉里放盐、白糖、花椒粉”

一路说着熏肉的制作方法,很快就到了集市,大家自由活动,孟秋便说她要去县城。

方大姐不放心,说“我跟你去吧。”

“不用不用,这么近,我一会儿回来就来找你们。”

“你一个人行吗”

孟秋小鸡啄米般点头“行的,行的。”

怕方大姐一定要去,耽误她时间,孟秋说完就跑开了,一边跑,一边挥手“我认识路的,很快就回来。”

有人说小话“买什么东西,还非要上县城”

方大姐道“小季和小孟刚安家,缺的东西多着呢,集市上又不是什么都有。”

他们在背后说什么,孟秋不知道,她快速赶到县城,第一站直奔供销社。

孟秋喘着气问“请问这里有收音机吗”

柜台后面的售货员爱搭不理的,在她又问了一遍后,嘴巴往右边撇撇“呐,那边,自己看。”

孟秋趴在柜台上,看后面货架上摆的收音机,一共就两台,一台银色的,一台黑色的,都是她没听过的牌子。好吧,这年头的品牌,她本来也不知道多少。

“请问这两台收音机,各多少钱”

“银色的九十,黑色的八十五,五十张工业券。”

“这么贵”孟秋脱口而出。

“买不起你看什么”

孟秋叹气,她还真的买不起,哪怕再便宜一半,她都不一定买得起。她是有八十多块钱,却没有那么多工业券。整整五十张,孟家估计都没攒到这么多。

果然,供销社不适合她,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孟秋果断转战废品站,在江州淘书的经验告诉她,废品站也有不少好东西。她也不奢求能有二手的收音机,哪怕是个废旧的也行。

然而,这次她没有那么幸运。

孟秋翻了好一会儿,都没找到废旧收音机的一鳞半爪,她只好向废品站的同志寻求帮助。

对方看傻子似的看她“收银机大几十块钱的东西,谁往废品站扔”

孟秋一拍脑瓜子,是了,时代不一样,收音机在现在还属于贵重物品,就算是坏了,别人也会想办法修,怎么也舍不得扔吧都是受惯性思维影响,还以为是在后世呢。

“那您知道县城有修收音机的地方吗”

“不知道。”

孟秋无功而返,临阳县她和原身都不熟悉,想找个熟人问问都不行,不对有个人她认识王同志

孟秋整理好心情,往卷烟厂去,走着走着,身后响起铃铛声,她往马路边让了让,后面的自行车没有驶过,铃铛声却又响起。

“孟同志,孟同志”

孟秋回头一看

“宋干事”

宋玉茹从自行车上下来,推着车走到她身边“你走路发什么呆呀我摁了好几声铃铛,你都没听见。”

孟秋笑笑“我以为是别人让我让路呢。”

“还好我喊你了你来县城干什么”宋玉茹打量了她一番,总觉得她跟霜打的茄子似的,不像那天晚上,跟她们说舞蹈,眼睛都在发光,果然孟同志真心喜欢舞蹈。

想到这里,宋玉茹看她更顺眼了,问道“你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孟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就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

宋玉茹嘲笑道“你是不是傻人家修收音机的都是私下里接的活,你一个陌生人,上来就问哪里有修收音机的,人家能告诉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