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两地相隔不到三十公里,从92军的行军速度来看只需八个小时就足以赶至,如果加快行军速度时间会大大缩短”
“依我之见,八路军必然不敢在行军途中发起攻击,否则以我部现有兵力,即使原地固守待援,亦可等到12军回援”
话音刚落,副总司令陈又新当即出言反驳道“我看不然,八路军最擅长的就是围点打援,诸位不要忘了,在砀山地区曾经围困142师的八路军主力至今不见踪影”
“一旦八路军主力攻打我集团军本部,必定会打乱之前的部署,92军如果届时选择回援,必然会中八路军的埋伏,甚至黄河故道以北的八路军也会趁势追击”
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考虑过八路军会攻打大杨集,此地原先乃是日军防区且国军占据之后修有工事,贸然发起攻击讨不得好处,反倒是在行军途中容易中八路军埋伏。
冯基昌颇为不服,继续说道“副总座未免过于忧虑,作为参谋长,至今没有弄清楚冀鲁豫地区的八路军到底有多少兵力,这是我的失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八路军防区广阔乃是不争的事实,必然会导致兵力过于分散,同时在西、南两个方向与日军接壤,亦有新八军在其根据地腹地活动”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当初在砀山地区集结的八路军所表现出来的兵力已是其最大极限,这些兵力在黄河故道布防尚且难以抵挡我军,又如何敢主动出击我军当务之急是迅速挺近八路军根据地,与12军汇合”
陈又新闻言摇了摇头,他无意与冯基昌争执,只是在陈述自己的观点。
虽同样是黄埔军校毕业,但是他早年间投身滇军,与时任滇军旅长的何英钦关系匪浅,进而在黄埔军校打上了何英钦派系的烙印。
何英钦虽然现居参谋总长一职,但是却因为当初西安事变与老蒋产生隔阂,其派系人员纷纷遭到打压,抗战爆发之前,陈又新从作战部队副师长位置调到黄埔军校教书。
李仙洲摆摆手,开口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一直认为周维汉这个人不可小觑,其与日军作战屡出奇兵,现在反而一反常态,迟迟没有动静,但愿是我过于忧虑”
话音刚落,大杨集外围突然传来一阵枪声,在场几人对视一眼,火速派人前去查明情况。
没过十分钟,外围枪声消失,前去调查的人回来汇报“22师64团汇报,大杨集以北出现一伙八路军小股部队,突然对外围工事发起攻击,武器装备配有轻机枪和冲锋枪、迫击炮,但是并不恋战,我部官兵刚刚组织反击,这伙八路军就果断撤退”
“64团询问,是否需要派人追击”
“不必追击,继续坚守”
对此李仙洲颇为不满,他不理解明明大杨集外边将几支侦察部队分散布置用以示警,为何八路军小股部队能摸到眼巴前来,转头对12军军长贺粹之说道“通知下去,无需惊慌,让官兵们好好休息,这是八路军的疲敌战术”
突然起来的枪声不仅惊动了国军,在大杨集周边埋伏的突击团,侦察连连长曹大宝是董江一手带出来的,虽然现在没有隶属关系,但是仍然一口一个团长叫着。
“团长,要不我带人去看看兴许是咱们八路军在当地的游击队”曹大宝说道。
“不可能,上级在下达的命令中明确指示,不得随意对国军发起攻击,黄河故道以南的武装力量应尽数北撤,怎么可能突然冒出来”
董江向来稳重,此事来的蹊跷,事关明日对国军总攻,随即决定马上向指挥部汇报。
周维汉收到消息之后,看了一眼时间,凌晨11点15,随后说道“你们怎么看”
王炳章听说说道“我赞同董江同志的想法,我军为了不让国军就地获得补给,在黄河故道以南区域实施坚壁清野的策略,地方游击队或是跟随老百姓北撤,或是进入地道中隐蔽,不可能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擅自出动”
“让军区调查一下,不过时间上不赶趟了,但愿不会对战局产生什么影响”罗本忠说道。
李仙洲没有丝毫怀疑,肯定的认为是八路军,而周维汉等人虽然确定不是八路军,但是也没往日伪军方面联想。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张林东一伙伪军在大杨集以北虚晃一枪之后,紧接着来到了东侧,只不过还没对大杨集展开骚扰,就被外围的侦察部队碰个正着。
双方都是小股部队,但是国军只有一个排的兵力,伪军这一百多号人则是孙良诚的警卫部队,不仅训练有素而且武器装备优良。
伪军就凭借人数和火力优势占了上风,只不过周边的国军侦察部队闻声赶过来支援,深知再不撤退有全军覆没之险,张林东当即下令部队向南突围。
国军方面吃了亏自然不肯善罢甘休,自持大部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双方你逃我追,逐渐跑到了一片小树林。
张林东眼看追兵死咬着不放,带着人手趴在道路旁的斜坡上,待追兵临近,刹那间火力全开,顿时打的这伙国军屁滚尿流,熄灭了追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