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功夫的首日票房突破一千万
报纸特地用又大又粗的红字将数字标注出来。
“周星星真厉害啊,首日票房破千万,总票房就奔着两亿去了。”
林轩看着报纸说道,语气却不怎么惊讶。
原时空功夫就拿下了17亿的内地票房,一亿美金的全球票房,简直恐怖如斯。
如今有了林轩的加持,内地票房摸到两亿门槛没有任何问题。
助理见他半天都没看到关键信息,忍不住催促道“老板,你接着往下看。”
闻言,林轩心想肯定有跟他相关的大新闻。
一目十行的扫过去,果然看到了一则副标题。
冯晓刚怒斥林轩不尊重前辈
“呵,他果然找记者吐苦水去了。”
林轩冷笑几声,丝毫不意外。
昨天在首映礼上,他用开玩笑的语气,讽刺冯晓刚饰演鳄鱼帮老大是本色出演。
冯大炮脾气火爆,又是京圈核心人物,哪能受得了这种委屈。
过去忌惮林轩的超高人气,现在他也是亿元导演了,论票房咱不比伱差多少。
自觉有了硬气的资本,他当时就准备找回场子。
虽然被王忠军和周星星联手压下,但他可不是吃亏不吭声的主,离开影院后他就联系多位记者做采访。
记者大喜过望,头条居然送上门来了。
没多久,成群结队的记者就赶到他家,询问对林轩评价的感受。
冯晓刚跟受了天大冤屈似得,从头开始讲起。
他喝了半瓶白酒,涨红着脸打开了积压已久的倾诉欲。
李白斗酒诗百篇,冯晓刚骂一百句不重样的脏话,也不是什么难事。
林轩的过往成就被他吐槽的一文不值,他就是個靠男色吸引女粉丝的戏子。
而他是醉心艺术,忠于理想,从农村走出来的小人物,一步步成为大导演的成功典范。
冯晓刚整整说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心头的怒火发泄出去。
记者顺势谈到市场扩张理论,以及林轩连续几部电影都取得高票房的事。
这时候,冯晓刚不知道是骂上瘾了还是怎么的。
采访了一个多小时,他们已经拿到了不少好材料,结果临走前冯晓刚还献上了这等“劲爆”言论。
闻听此言,在场记者无不神情激动,眉飞色舞。
娱乐圈讲究以和为贵,除非是死敌,否则公开场合大家都会互相留点面子。
毕竟圈子就这么大,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未来难免还要合作。
就连一向说话耿直的林轩,近几年也变得圆滑不少。
娱乐记者们找来找去,发现只有冯大导演不忘初心,依然坚持在线喷人。
为了报答冯导赏饭之恩,媒体连夜赶稿印刷,将这句“名言”公之于众。
“呵呵,他这张臭嘴还真闲不住。”
林轩看完正文内容,轻蔑的笑了笑。
助理问道“老板,这事不出半天就要在网络上传开了。工作室那边让我问问,应该怎么处理”
林轩沉思片刻,回答道“既然他想火,那咱们就推他一把。
让工作室以我的名义发一份公告,围绕维护粉丝尊严,反驳冯晓刚的逆天理论来写。
同时联系合作的媒体,让他们跟踪报道,把这件事情闹大。
公司网络部门也要抓紧行动起来”
林轩熟知带节奏的具体步骤,条理清晰,不急不缓的给他布置任务。
“明白了,我这就去办。”
助理拿出笔记本记下,转身离开书房。
林轩又看了眼报纸,随手将它放到一边,专心研究剧本的事。
这种跳梁小丑,还不值得他费力劳心。
下午,事件开始发酵。
傍晚六点多,林轩工作室正式发文回应。
文章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力挺粉丝,怒斥冯晓刚。
两位大导演激情互怼,本就是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事。
再加上纸媒和网络水军的推波助澜,这件事迅速破圈,引起全社会的广泛争论。
冯晓刚说这句话的本意,其实是在讽刺林轩粉丝。
然而他忘了在前面加限定词,于是在水军不断反串带节奏下。
“垃圾观众”的辐射范围,涵盖了所有不喜欢他电影的观众。
这下网友彻底炸锅了。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喜欢看你的电影就是“垃圾观众”,这哪来的强盗逻辑。
拍了几部电影,混出点人样就飘了
随着逆天言论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让谁也不粉的中间派观众感觉很不爽。
于是大家疯狂发帖抵制冯晓刚的电影。
不仅是天下无贼,以后你的电影老子都不看了。
电影说白了就是娱乐消费品,观众就是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