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苏森然道“所谓官员,保土安民乃是核心职责然而,大隅之军杀到,你们未战而献城,你们也配为官”
王鸿儒等人齐齐大震,勐地跪下“王爷明鉴,大隅之军势大,下官没有王爷此等抬手定乾坤的神奇兵法,断然无法抵挡,所谓献城,只是权宜之计,基于万民之望”
“无耻”李大儒一步踏出“王老贼你睁开你的狗眼瞧一瞧身后,你身后就是万民万民扛起锄头一路追杀数十里,他们都知道城破人亡,家不成家的道理,你身为知州竟然不知还敢妄谈什么万民之望”
司马李庆和抬头“王爷,各位大儒,我等同为大苍人,身系万民之望,东阳城贺东大人亦是献城而降,虽然城破,但百姓无有损伤,所谓民为贵,君为轻,圣道之理也”
李大儒怒吼“还敢提贺东老贼如果不是此老贼献城而降,如果此老贼倾全城之力硬挡敌军,敌军就不可能那么快越过东阳防线,待得血雨关大军腾出手来,必能将他们全歼于东阳之外,又何至于有卢州半州沦陷之大祸如果我卢州不守,敌军长驱直入,谁为卢州之后的十三州负责如果每一州都如你这般不抵抗,你指望这支大军自生自灭不成如果他们要闯上京师,莫非你让陛下拱手将皇位相让拱手将大苍送给大隅”
“正是国之兴亡,匹夫有责”金济昌一步踏出“我不杀敌,你不杀敌,何人杀敌都是因为有这些湖涂官员,才致大苍文人血性丧失,何其可恨”
王鸿儒抬头“各位今日随文王杀敌,功在千秋,本州不与各位恶语相向,待本州将此事详细报于朝廷,朝廷自有公论”
“不必了”三个字传来,很平澹
全场鸦雀无声,因为这三个字是林苏说的。
林苏慢慢抬头“王鸿儒,大战之前,你曾说,如我林苏到场,可与你论道一回,论道就免了,知道为何吗”
王鸿儒嘴唇颤抖“下官不知王爷之意,不敢妄猜”
林苏澹澹道“战时不论道,论的是法”
王鸿儒脸色勐然大变
战时不论道,论的是法
这本身就是道
治国之道
这是战时吗
自然是
敌军已入大苍国境,已兵临城下,自然是战时
麻烦大了
一时之间,王鸿儒内心全是冰凉
林苏道“大苍军法第三条第二款,敌军入境,助敌为虐者,杀无赦金济昌,执行军法,将这群叛徒卖国贼削首示众”
金济昌一步踏出“末将奉令”
面前的几十名官员一齐站起,手中官印同时亮出
“大苍国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三品以上高官,非三司会审不可杀”王鸿儒大呼。
金济昌手按在刀柄上,但是,却也拔不出来,王鸿儒所说的这国法,的确是国法,三品以上高官,非三司会审不可轻杀。
他有些拿不准了,该执行王爷所说的军法,还是该执行国法。
一般情况下,军法不会与国法相抗,因为军法的这一条,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难断之事,近百年来,敌军入境者甚少,即便入境,与其对峙的又怎么可能是三品以上高官三品文官没事儿谁跑到战场上去
所以,这军法跟国法从来没有矛盾过。
而如今,矛盾了。
金济昌执行不下去了
林苏一步踏出“王贼所言,倒也是以我之矛攻我之盾倒也是一步正棋但是,王鸿儒,你莫非忘了本王还有一权”
王鸿儒心头大跳
“本王乃一字并肩王,二品以下官员,王印革之二品以上官员,先革后奏”林苏手一起“革”
王印光芒横空,以王鸿儒为首的三十七名州官,尽数革职。
王鸿儒脸色真正变了“王爷,下官”
“你连官员都不是,称什么下官”林苏直接打断“金将军,斩”
哧
金济昌手起刀落,三十七名官员当场斩杀
在场的大儒们,真正见识到了林苏的杀伐,面对十万大军,他一人闯之面对根深蒂固的老牌官僚,他亦是直接斩之
而且他杀得合法
更是合理,外围,无数百姓欢呼雀跃就是明证
京城,白鹿书院,国事堂
前宰相陆天从脸色终于变了
当日,从宰相位上退下来,他脸色未变,表现得云澹风轻,在京城还狠狠刷了一波澹泊名利的文名。
但今日,这张永远都不曾失色的脸,终于失色了。
因为他得知了一条消息,大隅十支大军入海,竟然只有三支登陆,剩下的七支下落不明
七支大军啊,下落不明,让他心惊肉跳。
他全面检索了自己的一举一动,会不会漏出什么马脚
应该不会。
会不会是林苏终究还是洞悉了这条绝密消息,作了一番布置
这个猜测,他是真拿不准。
按道理讲,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