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米高梅(1 / 2)

我的1999 东人 4703 字 9个月前

第528章 米高梅

握着她的手,徐良笑道“没想到我还找了一个贤妻。”

“我可不是你妻子。”

高兴之余也有几分幽怨。

“嘿嘿,我说是就是。”

徐良一用力,在姜晓阳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抱进了自己怀里。

“哎呀,快放开我。”

徐良不仅没放开,反而扛着她向二楼走去。

“别叫了,我妈可在二楼。”

姜晓阳瞬间安静下来。

徐良翘着脚来到自己房间,把门反锁后,把姜晓阳扔到床上,整个人扑了上去。

“你快下来,万一被阿姨发现我丢死了”

“放心吧,你一会叫的小声点。”

“我,呜呜。”

虽然这么说,但后面看姜晓阳实在担心,他也没强迫。

腻歪了一阵,晚上在家里吃完晚饭,徐良把她送回了家。

第二天,来到公司。

“徐总,这是米高梅公司的资料。”

接过吕慧手里的文件。

“还有事吗”

“谢总说,明天晚上公司准备举办一场b轮融资的庆功会,让大家热闹热闹。”

“可以啊,这段时间为了融资大家都很辛苦。现在事情办完了,是该高兴一下。对了,谢总说在哪里举办了吗”

“还是京城酒店。”

“行,我知道了。到时间记得通知我。”

“好的。”

吕慧转身离开了。

拿起桌上总裁办搜集的米高梅资料认真看了起来。

米高梅公司成立于1924年,由米特罗公司、高德温公司、路易斯梅耶公司三家合并而成。

30年代好莱坞鼎盛时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电影公司,每年要生产4050部影片,米高梅在这一时期拥有美国最受观众欢迎的影星和导演。

葛丽泰嘉宝、克拉克盖博、珍哈露、斯宾塞屈赛、罗伯特泰勒、琼克劳馥、瑙玛希拉等等,导演如埃立克冯斯特劳亨、金维多、弗里茨朗、乔治库克、维克多弗莱明这些大名鼎鼎的角色,都是米高梅旗下。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堪称米高梅极胜时期。

把派拉蒙、华纳兄弟等压在身下。

但好景不长,米高梅也没能逃脱盛极而衰的定律。

进入50年代,米高梅逐渐走向衰落。

1948年美国最高法院对派拉蒙公司耗时多年的法案作出最后裁决,规定电影公司必须卖掉他们的戏院。

派拉蒙法案的通过,直接导致了制片厂制度的瓦解和经典好莱坞破败的开始。

大公司不得不缩减每年影片的拍摄量,提高单部影片成本并进行了大规模裁员。

在1950年,美国电影的收入只占娱乐产业的123。而在过去,这个数字高达25左右。

米高梅也被迫放弃了自己放映业务,从而断了自己的主要财源,再也无力维持从前的高产量和稳定质量。

除了派拉蒙法案,这时候电视开始大量进入普通家庭。

新型娱乐方式的兴起,分走了大量的观众。

到五十年代,电影观众比四十年代少了一半,独立制片人及经纪人也开始兴起。

最后,带领米高梅走向辉煌的梅耶在1951年被迫离开了米高梅。

他的电影主张是娱乐大众,而公司董事会对他的怀疑却与日俱增。

到五十年代初,他与自己的助手道尔夏里的矛盾也越来越大,最终董事会决定留下夏里而让梅耶走人。

内忧外患之下,尽管在50年代米高梅拍出了一个巴黎人在纽约和雨中曲这些口碑极好的卖座歌舞片。

但到了1957年,公司还是第一次出现了亏损。

1960年,米高梅被迫与所有的签约演员解除了合同。

这一时期,米高梅最成功的影片是歌舞片琪琪,这部影片是米高梅最后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歌舞片。

1959年,米高梅翻拍了史诗片宾虚,这部由查尔斯赫斯顿主演,耗资1500万美元,耗时四个小时的巨片也大获成功,获得了11项奥斯卡奖,这一记录至今没被打破。

但宾虚也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就是米高梅从此每年只能拍摄一部超大制作,包括王中王、启示录四骑士和叛舰喋血记,而任何一部的失败就将是无法承受的损失。

大制作只能偶尔为之,在随后的10年里。

米高梅虽有西北偏北、青楼艳妓、洛丽塔、日瓦格医生等佳作,但仍连年亏损。

不断走下坡路的米高梅已经不是非卖品。

所以在1967年,来自加拿大的投资商埃德加布隆夫曼买下米高梅,但他不善于经营娱乐事业,两年后也就是1969年又把米高梅,转卖给了拉斯维加斯的赌业大亨的百万富翁科克柯克里安。

在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