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第499章 燕元年的第一天(四)(1 / 2)

第499章 燕元年的第一天四

西边事多,通县也一样事多。

在巫小叶接连几次干呕之后,姜示被辛屈请来给她把脉。

自几年前辛屈推出脉搏论之后,姜示就开始学习如何把脉。

还真别说,几年下来,他别的脉摸得模棱两可,可唯独这个喜脉,摸得出了个大概。

所以,在巫小叶紧张的视线中,姜示放下手看向辛屈“巫,有喜了。”

“真的”辛屈还有点懵,倒是巫小叶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些年辛屈忙得很,到处跑,每年就那么几天能见她。

她又因为是巫,所以也不可能天天擅离职守。

不过最近辛屈回到了通县盯着建设流程,生产生活都在这里,她也就有空来跟着辛屈研究生孩子的事情。

不过,现在有了身孕,就连姜示都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政治意味。

巫与族长的联姻,并非没有。

但更多还是避着人。

可现在两人一结合,未来会不会有样学样

“怎么了不开心吗”巫小叶回过神来,看向还有点懵的辛屈问。

“啊,开心,当然开心。”辛屈笑着,自然是很开心,“孩子一有,下边的流言蜚语也就少了。”

“你呀,还不是天天忙。”巫小叶嗔怪着,“就连孟妟也是,她也忙,都没空来寻你。”

“妟鸠好得差不多了,孟妟开春后就会过来。”

辛屈随意的说“正好到时候托她照顾你一下。”

“嗯。”巫小叶并没有反对。

说到底,辛屈跟孟妟之间的联姻关系是走婚制,孩子未来大概率是用孟妟的妟氏,而不是有辛氏。

所以,巫小叶跟孟妟之间,并没有直接冲突,部落联姻并非简单的地随人走。

就算孟妟将来起了将孩子扶上位的心思,也得考虑有辛氏下边的各方势力答不答应。

“北伯,可否随我出来一趟。”

姜示终于开口了。

因为辛屈给他打了好多眼色。

“好。”辛屈点了点头,然后安抚道,“估计是说一下孕期的事情,伱好好休息。”

巫小叶不疑有他。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来。

远处的一个亭子落座后,姜示才开口道“北伯可是为了巫的身份问题而考虑”

辛屈微微颔首“巫的身份,我这些年一直在弱化。但还是没办法立刻解决掉。”

姜示继续听着。

辛屈说的弱化,他也能感觉到。

因为姜示本身就是巫,但这一次被辛屈册封为杏氏,爵官大夫,掌太医院。

同时辛屈对原本属于巫的各种权利,进行分拆。

包括且不限于分拆出太常卿、太史令、太医令、宗伯、庙祝等。

巫小叶现在是太常卿。

宗伯是姚册。

太史令现在是辛火,他从司寇的位置上退下来了,司寇的位置现在交给了辛戊来督掌。

太医令就是姜示,至于庙祝那就驳杂了,其中实力最强的是老巫一脉的后人,占据地方庙祝势力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则是各个部落的巫家族的人。

但除了太医、太史、宗伯,庙祝理论上要接受太常卿的统辖,所以巫小叶依旧是整个燕方事实层面的大巫。

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不能再让小叶留在太常的位置上,否则影响的是后代的权力交接体系。

在这个经验主义的时代,后来者对于政治权力的谋夺方式,往往多是朴素借鉴前人的手段,然后完成权利体系的接管,只有极少数才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就可能导致未来的太常卿,全是女性,并且还是巫,还是跟君主共枕的人。

似乎是察觉了辛屈的担忧,姜示便问道“可巫小叶若是卸任的话,太常的位置,需要进行梳理。”

“嗯,确实。”辛屈点了点头。

太常通常是负责祭祀社稷、宗庙以及朝会、丧葬等礼仪活动,这个位置在这个还不算开化的时代,就是巫的绝对权力。

若是选新的太常,还需要一个位高权重的人来解决。

想到这里,辛屈的目光落在姜示身上。

想了一圈人手,姜示最为合适。

姜示察觉了辛屈的想法,赶紧摆了摆手“太常的位置对于整个有辛氏来说,极其重要,我并不合适。

不过,我可以举荐一个人。”

“谁”

“居庸关将军,官大夫,丁盐。”

“耜盐”辛屈微微挑眉。

年末的时候,辛屈为了安抚即将远行的耜大股,也为了让元老们知道他不是一个卸磨杀驴的人,于是将居庸关将军的位置,给了耜盐,并拿出十天干中的丁字,作为氏,赐封给他。

不管是哪个,都代表了极大的政治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