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纳米锻炉(3 / 4)

就是如今的拾荒者机器人。

一个在提供了足够的物质的前提下能够逐渐将一个星球都演化成一个工业殖民的物件,哪怕损坏了,存在的价值也远比一个战斗机器人来的更大。

陈明肯定是要把拾荒者内部破损的纳米锻炉拿去研究分析原理和进行实际的操作来用的。

只是陈明暂时没这个时间去做这种需要长时间做的事情。

帝国那边的主力舰的研究进程可从来没有停过,只是他自己抽出了时间用在了开拓舰队的这第十四次跃迁上。

无论怎么说事情都有轻重缓急,研究纳米锻炉这件事肯定是没有尽快将真正的据点安置下来更重要的。

所以陈明的想法就是先让拾荒者继续之前的工作,去采矿,去搜集星系内的飞船残骸全部回收再利用。

反正在这个宜居星球轨道上的那些残骸中重要部分已经被拾荒者捡走了,维修它们消耗的材料无异于再新造一艘。

只是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基础资源建造基础框架了。

但没这个必要。

陈明现在就算有主力舰也没有控制主力舰的合适的对象,至少他现在的手上没有。

还不如去回收资源,去附近星系继续该干啥干啥呢。

不仅可以让拾荒者继续工作,还能够让它临时充当一下始源星系的守护者、

在始源星系的殖民地和军事力量充足起来之前。

一直到陈明把星系的状况彻底确认,让后方等待着的开拓舰队能够过来开始真正的殖民阶段为止。

陈明给拾荒者下达了新的指令。

不过拾荒者并没有直接去执行,而是对陈明回应道:“未获得当前星系非天然资源开采许可权限。”

守护者回应的这句话里的“当前星系”用的是闪耀文明对于这个星系的名称。

陈明顺便修改了一下,改成了他起的始源的这个名字。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拾荒者的这句回应让他想到了一个问题。

如果拾荒者没有开采资源的权限的话,那那些主力舰上拆下来的东西是怎么被拾荒者安装到身上去的?

“战争时期可忽视部分限制。”

战争……

果然,闪耀文明的毁灭是有迹可循的。

然而拾荒者的核心储存单元中并没有储存任何和战争有关的讯息。

只有和它的本质工作相关的信息才会被它储存起来。

这真的是……

陈明叹了口气,正准备用那串识别码给拾荒者授予权限。

不过他突然又注意到刚刚拾荒者说的是非天然资源,那也就意味着天然资源拾荒者是可以开采的。

只是拾荒者不知为何并没有直接将星系内的资源全部开采,甚至临近星系的资源也依旧大量的存在,不像是开采了数万年的样子。

他再次询问了一下拾荒者。

而拾荒者这次给出的回答就比较长了。

大概意思就是闪耀文明想要的,是均衡式的资源开发。

就是让拾荒者在附近现在附近的星系进行过一轮调查之后,再根据这些星系的资源比例进行规划,规划出一套均衡开发资源的路线。

并且这个路线实在随着拾荒者对周围星系的探索中逐渐扩大的。

所以在开采资源的区域变大的过程中,平均每个地方开采的资源数量当然也就少了。

只能说拾荒者进行的只是初期的一些太空中的和行星地表裸露资源的开发。

闪耀文明需要在这段初期的时间过后,依旧能让这些地方还有经济效益可以产出。

这也算是正常的逻辑。

毕竟对于一个文明而言,资源直接一次性开采完和依靠资源制造产业并依靠产业转化成经济效益相比,肯定要选择后者。

他们可不像陈明这样不太需要考虑一次性将资源开采完的后果。

在陈明的虫族“开发”过一个星球的资源之后星球本身就没有价值了。

别说矿产价值,这星球里里外外坑坑洼洼,地质结构都会出现问题,根本没有半点殖民和开发的价值。

所以陈明在虫族发展了起来之后对于部分被开发的星球的做法通常都是直接让虫族吃干抹净,不留半点痕迹。

留着也是浪费,不如彻底转化成虫族的能量。

所以闪耀文明肯定是打算长期开发这片区域的,只不过可能是因为出于某些原因的战争,导致开发的进程收阻,一直到今天都没能正式启动。

只留下拾荒者在这里重复着当初闪耀文明留下的命令。

至于闪耀文明要开发这里的原因陈明可太清楚了。

那就这样吧。

陈明用识别码给拾荒者开放了权限。

看着拾荒者搭载的采矿无人机卸载了所有的资源,跟随着拾荒者去往了轨道上残骸密布的地方,开始回收那些舰船上的资源。

陈明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