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忐忑等待(2 / 3)

“不吃总行了吧闻着味都够难受的”

“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你这样的内行,到底只是少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听到这种话,梅逢春似乎又见到了小时候,自家小表弟口没遮拦,大放厥词的模样,恨不得上去揍他几拳,将那张臭嘴给缝上。

还好,多年的修身养性有了效果。

强忍住心中不爽利的梅逢春耐着性子一遍遍地试唱,等回到家后,冷静下来,那股烦闷的思绪又浮上心头。

仔细琢磨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包括求学经历,私底下见闻,以及朋友之间的闲聊,越发觉得金尚的判断,极有可能是对的。

想到未来的音乐圈,会是一个彼此比烂的世界,一阵阵无力感袭上心头。

至少,我要有所坚持,绝对不会同流合污。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小春姐姐,吃饭了”

“我马上就来。”

二灰回来之后,很殷勤地叫堂姐去吃饭。

梅逢春的二伯父,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自家企业里面历练,两个女儿还在上学,最小的弟弟“二灰”,大名叫梅文龙,因为长子叫梅文辉,小儿子的乳名就叫“二辉”,叫来叫去,这个皮猴子就成了“二灰”。

至于为什么不叫“小灰”,梅逢春家还有个比梅文龙小两岁的“三灰”。

京城的小名就是这么随便,南家兄弟的大彪小彪也是如此。

走进餐厅,梅逢春就见着姑妈梅杏红和二灰在等着。

“就我们了”

“有应酬”

“喔”

如此结果,倒也常见。

梅逢春会时常落脚二伯父家,是因为离学校比较近;梅杏红则是想要离金家近一点,再加上几个兄弟也担心她一个人会出什么事,所以经常将她接过来小住。

二伯父一家生意繁忙,应酬较多,经常不在家,有两个大人看着家里的小孩子也是好事。

火急火燎的二灰吃完饭,又要去外面玩耍,被梅杏红瞪了几眼,乖乖地回房做作业。

梅逢春笑着劝道

“已经放暑假了,小孩子适当放松一下也行。”

“嗯”

吃了没多少就放下筷子的梅杏红叹道,

“下午,有人来投诉,说二灰和别人打闹,将摩托车撞倒,后视镜折断了”

“诶人没事吧”

“还好,就擦破点皮,擦了点药。”

至于赔钱什么的,两人都没怎么提,住在附近的都非富即贵,没谁会为这点小事闹矛盾。

见姑妈脸色惆怅,估计又是想到了金尚小时候出了类似的事该怎么办了,梅逢春赶紧转移了话题说到

“也不知道请阿尚的节目,看的人多不多。”

“应该还不少吧已经有好几轮预告了,正值高考临近,又是相关热门话题,关注的不少”

好吧

连电视台有没有预告都知道,估计盯着电视看了一整天了。

“预告片里说了什么”

“好几段,挺杂的。好像有几句诗,但是我没记住”

“感觉怎么样”

“都挺好”

“本来就挺好”

梅逢春回应道,

“真见到,姑妈就知道了,那是个很大气的小屁孩,虽然倔了点,人还是不错的”

“我倒是希望他小气一点。”

微微摇头的梅杏红遗憾地说道,

“有我没我,都一样出色,那我岂不是什么用都没有”

“诶”

不管好还是不好,都有问题,这话题就进行不去了啊

张了张嘴,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导的梅逢春,最后放弃了。

“要不,等会出去走走,散散心,回来再看还有将近两个小时,闲着也是闲着”

吃完饭后,姑侄两人一起收拾碗筷,梅逢春略有点不满地抱怨道

“平时来得挺勤,偏偏今天连个电话都没有。”

“尤其是今天,不会来的,肯定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你姑父,别看他平时大大咧咧,心里想法挺多的”

往日还好,金时和梅杏红也时不时聊起金尚,但是现在,反而不合适提起了。

要是金尚真在节目中说了点什么,让人下不来台,岂不是很尴尬

稍后,两人带着二灰去附近的公园逛了逛,散步纳凉的人很多,七月初,即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摇着蒲扇,带着孙子的爷爷奶奶,闲聊的话题也脱离不了时下热点,家长里短,尤其是高考,谁家孩子聪明,附近哪所高中升学率最高等等。

“你看,还是有人提起的,小表弟在京城地界,还有点人气。”

好歹也是本土“学霸”的代表之一,而且正处在风口浪尖上,只要平时有看报纸听收音机的习惯,想不了解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