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十三此时也成了从二品的将军,但人不在就由唐文军代领了赏。
年后,太子大婚的日期也定了下来。
三月初。
护国大将军唐文军的妹妹,唐宁。
破例被封为粮官派往北方四州,辅导组织北方百姓恢复田耕,并免北地两年粮税。
六月抵达北方,身边除了跟着唐英、唐慧、小兰花,还有两个嬷嬷照顾她起居生活,还包括皇帝之前赐给她的五个暗卫与一级护卫队。
北地民风彪悍,周敏之怕唐宁遇到不讲礼的,便让荆一跟了去。荆一做事手永远比脑子动得快。
更能保护好唐宁。
“小姐,我们都到这里三天了,知府大人怎么还不派人让咱们去田里看看呢?”小兰花看着自己家小姐一直在写字,也不知道写的啥,她可是急死的。
皇上那老人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大司农不也会种田吗非得派她家小姐来教人种田。
唐宁呼出一口气,放下笔:“荆一,拿你家公子的领牌去通知刺史大人,本郡主今天就去你家公子给的庄子上暖棚育苗,
北地怕是正好四月中后才能插秧,现在不育苗就晚了,如果今年再像去年那样的天气,八月开始冷,九月就开始下雪,
原本北地的气候就低,水稻的成熟期就比较长,如果时间不够就会减产,你去告诉刺史,知府不管百姓耕种时间,本郡主管了,且是奉皇帝管的,若是他有异议,那便去皇上那里说理吧。
唐英,备车。”
“是。”
“是。”
北地四个州,分别为幽州、营州、中京、上京。
离洛阳最近的幽州,再来营州,中京,最远的便是上京。
唐宁这次落脚的是幽州。
而幽州这时候还很冷,更别说上京了。
唐宁就觉着,先在幽州育好苗,四月中下旬插秧,如果能赶上再赶去营州,一个州一个州的落到实处,如果有不配合的。
唐宁想那便让荆一拿着周敏之的令牌或者皇帝的旨意去压人吧。
一行人来到庄子上,唐宁查看了土地和水源情况后,便开始指挥搭建暖棚:“荆一,去剩下的三个州,让他们半个月内把暖棚搭起来,违者即刻给你家王爷写信,
就以违抗皇帝命令写,当着知府大人的面写,既然王爷给了你这个权利,你就只管给你家王爷写就是了,不过放心,知府都不是傻子,会按我的要求去搭暖棚的。”
“是。”荆一接到命令便要离开执行任务:“可是郡主您的安危?”
唐宁才突然想到:“暗一,暗二。”
“属下在。”
“以后你们就不要当暗卫了,和荆一一样做我护卫即可,你们二人与荆一一起去通知剩下的三个州府,把暖棚搭起来,并且把幽州的情况也与他们讲一讲。
记住,本郡主允许你们便宜行事,有问题我一力承担,时间不能再拖了,不然我怕中京和上京今年无法收到高产的粮食。”
“是。”三人回了后,互望一眼,而后消失。
唐宁继续带着幽州知府派来的人搭建暖棚,北地实在太冷了,唐宁感觉还在零度以下,她想,这不会是冰河气候来了吧?
如果是,更是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种地了。
她亲自示范,带着大家一起干活,虽然辛苦,但众人都充满干劲。
期间,有不少农民前来观看,唐宁热情地与他们交流,分享种植经验。
在唐宁的努力下,暖棚很快建成。
幽州知府对皇令阳奉阴违,却对周敏之的手令却严格执行,这才导致于唐宁在幽州的暖棚搭好了以后,整个幽州的村长都被派来这里学习才离开。
唐宁还是那句话,按她的育苗方式,沃肥、插秧,施肥,朝廷负责给粮种,等收了谷子以后再还粮食到官府,且减税半成。
幽州百姓一听,哪有不应的。
以前在这里都是文王的天下,他说收几成粮税就几成,从来没有少收过半分,也从来不给粮种,给也是高价卖给百姓,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这会子一听来了一个郡主,原本是知府大人让大家去参加的学习新的插秧方法,可是去了后听着郡主讲得头头是道,还表示岭南那边按她的种植方式亩产一开始就有六百斤。
现在已经达到九百多斤。
按这样的方式,他们北方四州也有可能达到这个产量。
百姓们这么一听,哪有不应的。
四月初。
幽州按时插秧。
经过多方查看,确定幽州百姓都是这样去育苗插秧后,唐宁又马不停蹄地去了营州。
到达营州后,唐宁发现此地的情况比幽州更为严峻。由于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当地百姓的春耕进展缓慢。
唐宁立刻与营州官员商讨应对之策。
她决定除了水稻以外还要继续引进一些适合寒地生长的作物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