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章 高端的服务,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提(2 / 2)

作为bae系统公司的工程师,他在参与jsf项目过程中也远远见过洛克希德马丁的同类工程设施。

但整个准备过程都需要由人工完成,尤其在rcs转台或五轴转台上安装完待测模型之后,更是需要靠人力把之前撤掉的地面吸波锥给安装回去,整个过程大概需要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

而现在,这一切不过发生在几个呼吸之间。

相应地,测试效率恐怕要提高几十倍之多。

也难怪华夏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拿出一种像模像样的隐身飞机。

如果说在此之前,还有人对那架2001号验证机的性能还有些质疑的话,那么现在,大家考虑更多的事情则成了——

这个设施的测试能力,对于华夏自己来说会不会有些溢出了

跟华夏这边混得比较熟的艾德斯坦纳直接开口:

“杨先生,这样的准备速度是否意味着,整个设施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多轮rcs测试”

如此直白的提问方式,甚至把参观团里的其它几个人吓了一跳。

但实际上,杨杰早就等着这个问题了。

只是为了演得更像一点,才故意做出一副犹豫的样子,还跟刘永全装模作样地交换了一番眼神。

等到几秒钟之后,才仿佛从后者那里获得了许可,松了口气并回答道:

“是的,理论上每一轮测试从准备到完成数据采集的周期大概在2.5小时左右,实际考虑到额外的检查和确认,大概需要拉长到4-5个小时,当然这样的精密设备也有检修周期,平均来讲,每个月应该可以完成60-70组测试。”

刘永全其实懂得不多,但根据情节安排,这时候应该轮到他说话了: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其实并没有这么繁重的测试压力,毕竟一架飞机的设计工作非常复杂,也要给其它方面留出时间,所以一个月最多也只进行过33组测试而已,仍然有差不多一半的空窗期……”

如果说前面的部分还都是铺垫。

那到这里,就可以算是明示了。

欧洲人或许已经没有了研制正经第四代战机的计划,但隐身无人机要不要搞现有型号的隐身修型要不要搞

就算都不要,那你以后研究反隐身、研究雷达遥感也一样需要微波暗室啊。

总不能一直用实验室级别的设施凑合事吧

现在美国人不愿意开放设施,俄国人的设施自己都不太够用,而我们每个月正好有20多组测试的余量。

20多组,对于一个用户来说那确实挺多,根本用不完得用。

可要是大家竞争起来,分摊到每个用户的身上,那可就得有个先来后到了。

至于你说泄密问题

别闹了,卖方市场了解一下

你看看现在哪有付费即可用的微波暗室啊

这可是21世纪最新的次世代技术,你怕泄密我还怕泄密呢

不买就赶紧一边呆着去,后面有的是人想要排队。

所以,在这句话说出口之后。

其他人倒是还好。

但刚才比较和谐的卡勒和艾德斯坦纳两人之间,气氛瞬间就不太对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