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承认,杜弗罗的猜测,已经非常接近真实情况了。
在常浩南开发的工艺流程当中,确实需要把待加工零件浸没在中性盐溶液当中。
实际上,单就这一步来说,如果能像前者那样,用与激光器同轴的电液束冲刷工件而不是单纯浸泡,那效果还会更好。
只是华夏在微型阀泵这方面确实比较落后,所以最后才用了这么个大力出奇迹的办法。
然而,常浩南当初用来欺骗竞争对手的那篇文章确实过于有效,再加上些许思维定势,导致杜弗罗错过了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脉冲激光。
当然,那篇论文不可能永远有效。
早晚有一天,大家会发现热效应是条死胡同。
而且,随着华夏这边逐渐开始大规模应用超短激光加工技术,相关消息也不可能一直被捂住。
但就算那一天提前到来,影响也不会很大。
激光的非热加工在原理上就跟过去常见的热加工完全不同。
把工艺当中的连续激光改为脉冲激光,并不是单独换个激光器就完事了,还涉及到一系列相互作用模型以及数值算法的更新与开发。
这些工作,在有系统协助的情况下,常浩南都断断续续花了一年多才勉强完成。
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再者说,当大家的研究到了只差临门一脚的时候,常浩南还可以赶在别人之前,把几个关键专利给抢注下来。
除非有人狗运逆天,直接从工艺参数的无数种排列组合当中试出正确结果。
那常浩南就要开始考虑,是不是有第二個人也开挂了……
……
不过,眼下这会,常浩南还顾不上关注友商们的动向。
因为,一个对于他来说相当重要的节点就摆在面前。
“常总,这是十分钟前,军兵种装备局发过来的情况说明函。”
章亮平说着把一个贴着条子的信封放到常浩南面前。
听到这个单位,后者赶紧把视线从电脑屏幕上挪开,用最快的动作拆开。
军兵种装备局,总装备部下属的二级单位。
虽然级别并不很高,但却负责主管海空军和第二炮兵装备的定型鉴定。
如果是非重点型号,那么二级定委将直接由他们来组建。
哪怕是需要一级定委的重点装备,也需要从中抽调不少人手。
总之算是甲方大爹中最关键的部门之一。
因此,虽说发过来的是公函而非指示,但还是得重点对待。
信封里面是一份红头文件。
【我局已收到各作战部队和飞行研究院关于涡扇10型发动机的情况反馈,两个子型号总计36台原型机和量产机的累积装机工作时间已超过10000飞行小时,数据记录良好、试用评价优秀,驻厂军代表对生产环节了解清晰,确定流程符合标准……】
【……】
【综合以上情况,我局认为,ws10型发动机已经通过部队试用和生产定型试验,具备进行后续考核的条件,烦请贵单位尽快整理并提交相关文件……】
原本,常浩南还有点担心是不是有什么急需自己解决的问题。
结果却是天大的喜讯。
“好,好,好!”
看着手中薄薄的两页纸,常浩南连说了三个好字,然后抬头看向章亮平:
“老章,你马上拟一个通知给606所,把情况说明一下,告诉他们准备在二月初迎接工艺考核,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好能赶在春节之前收尾!”
这份文件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甲方已经基本认可了涡扇10的性能和稳定性,并表示可以组织生产定型鉴定了——
相比于设计定型,当前的国军标并未对生产定型的具体流程做出详细规定。
只是写明了生产定型应当包含组织工艺和生产条件考核、部队试用、生产定型试验、组织生产定型审查和审批四个部分。
一般来说,在小批量试制和交付的过程当中,就可以顺便完成其中的第二和第三项。
就像刚才文件当中提到的那样。
而装备局要求航空动力集团提交的相关文件,则是涉及到余下的另外两项内容。
这个过程并不像设计定型那样,包含大量高风险的极限测试,主要是一些生产现场和书面的审查工作。
甚至会显得有些无聊。
但对于常浩南和整个项目团队来说,却是最重要的里程碑。
意味着涡扇10a/b两个型号已经技术状态冻结,可以结束小批量试制,正式进入量产阶段了。
别小看这几个字的差距。
很多装备,一直用到退役,可能都还顶着“小批量”的帽子没摘掉呢。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后,常浩南就可以真正从涡扇10项目本身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新的挑战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