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拜错码头(2 / 3)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6265 字 9天前

道:

“据吐蕃俘虏交待,长安城中有官员和他们私通!这些人妄图给吐蕃人带路,还有计划袭杀官家,袭杀天子,罪不可赦!”

说完,张光晟指着跪在地上的人群,声色俱厉吼道:“尔等皆有嫌疑。”

他收起脸上的怒容,面色平静对李琦继续说道:“陛下,官家说现在长安城内依旧十分危险,有不少人暗通吐蕃,甚至还有吐蕃人派出的密探在他们家中潜伏。看来此前李承宏敢于反叛,底气很足,并非毫无依靠。此时此刻此地的原长安中枢官员之中,或许有吐蕃人的奸细也未可知。官家让末将带他们回去细细审查,有吐蕃俘虏的口供,相信不难审出来参与谋逆之人。”

“来人啊,都押回都亭驿,慢慢审问!仔细审问!”

张光晟对着身后的亲兵招了招手,那些如狼似虎的丘八们瞬间扑过来,将跪在地上,已经吓得面如土色的关中天龙人用绳索捆起来,如同拖死狗一般的拖走了。

那些人哭爹喊娘一样的叫嚷着,却没有任何作用。

眼见事情办完了,张光晟对李琦抱拳行礼道:“请陛下在此歇息,吐蕃人经此大败,元气大伤士气大损,逃离关中已经可以预见。陛下只要不轻易离开新丰驿,便没有兵祸之忧。末将还有军务,这便告辞。”

张光晟很是爽利的转身离去,他带来的那些亲兵,还有之前在此求官的天龙人,都被带走了。新丰驿大门前又安静了下来,远远看去跟一个度假村庄没有什么区别。

“颜相公,方清念你为国一片忠心,所以忍你到今日。但他能忍你,不代表他可以忍别人。

这些趋炎附势之辈,方清就不能忍,以后你眼睛要放亮一点,不要被这些小人给迷惑了啊。”

李琦意味深长的对颜真卿告诫道。

趋炎附势没有问题,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但是,趋炎附势也该去找方清,而不该去找李琦这个傀儡天子。这些人来了,无论有没有罪,都触碰了方清的逆鳞。

后果是什么,不言自明。

李琦深知方清最忌讳什么事情,他也知道李璘和李偒是什么下场,所以在这方面很注意。

“是微臣的过错,微臣以后会注意的。”

颜真卿轻叹一声,对李琦叉手行礼说道。

这些人是先找到颜真卿,然后让颜真卿帮忙穿针引线。他本以为方重勇不会在意这些,没想到那位方官家,眼睛里根本容不下沙子。

有一点苗头,他就火速处置了,根本就不会让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方清确实骁勇善战,常人所不及也。”

颜真卿又是摇头叹息道。

皇权的矛盾就在于此,有本事的人不会听从摆布,越是有本事,就越是容易当权臣架空皇帝。

可是庸庸碌碌之辈,关键时刻又不顶事。平时你好我好大家好,出了事谁都不好了!

方清能顶事,但他是权臣,操纵天子,权倾天下,时时刻刻图谋着改朝换代。

这样的人,是好,还是不好

颜真卿的内心亦是纠结和迷茫,要是方清欺男霸女,滥杀无辜,荒淫无度,那倒是好说了,关键是这位方官家很自律呀,没这些毛病。

人家就是想建立新朝代!其他啥也不想!要说纯粹,那是真的很纯粹。

方清之罪,在于不臣。

李琦之罪,在于无能。

颜真卿在心中揣摩了一下这对君不君臣不臣的所谓“君臣”,发现二人的能力好像错配了。但某种程度上说,又刚刚好能够反过来配合得上。

一时之间,颜真卿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才好。

李琦却不知道他心中所想,打了个哈欠道:“这两天朕一直担心吐蕃人夜袭新丰驿。现在也可以睡个好觉了。”

他自顾自的走进新丰驿,打算去卧房补个瞌睡。看这苗头,似乎吐蕃人要跑路了。然后他这个傀儡天子,很快就能回到繁华的汴州。

汴梁城里什么都有,又没有什么危险,皇后皇妃什么的也都在身边,有人服侍自己。

待在关中有个鬼的意思。

虽然方重勇还没颁布返回汴州的军令,但李琦的心早就飞了。至于长安那些人想的一大票荒诞之事,他这个傀儡天子压根就没想过这些。

干掉方清,需要一个比方清更强的权臣,而这个权臣,很可能成为下一个方清!

甚至是私德败坏版本的方清。

当年在淮南时,一个袁晁起义,就吓得李琦惶惶不可终日。那时候他就已然领悟了在乱世生存的不二法门,那就是:苟!

天塌了,就让个高的人顶着。如果自己不是那块料,就不要强出头。

强出头会死人的,如果脑袋掉了,那就真的掉了,不会再长出来。好多时候李琦感觉方清其实还挺心善的,譬如说他要是方清,早杀颜真卿全家了。

看到这位傀儡天子一副胸无大志的模样,颜真卿好像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