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的丘八却依旧向他们射箭,一轮又一轮,没有一个人上前来补刀,也不想李抱玉开口说话。
他们就是来灭口的,行动迅速而果决。
不久之后,箭矢的声音没有了。元载慢慢从床底下爬出来,就看到一个身披皮甲的将领对他抱拳行礼道:“末将辛云京,得官家之命诛杀李抱玉李抱真二人,不知道阁下是……”
“元某乃是官家派来劝说李抱玉归顺朝廷的使者,没想到,他竟然暗地里投了吐蕃。
元某还得感谢辛将军救命之恩才是!”
元载顺着杆子往上爬,立马就跟辛云京的话头“接上”了。
“那太好了,元先生手中可有官家的书信口说无凭,现在大营之中还很混乱,末将需要信物去劝说还没搞明白状况的那些人。”
辛云京毫不掩饰,单刀直入询问道。
元载没有迟疑,直接从袖口里掏出那份方重勇写的亲笔信,将其交给辛云京。这位谋划兵变的将领一目十行看完,心中大大松了口气!
眼前这位,可谓是开锁的钥匙。虽然方清不在,天子也不在,但是元载这位使者来此也够了。
辛云京只要通过元载的口,指出李抱玉暗通吐蕃,那么其他的事情就好说了。这件事就好比物理学上,一个物体不能搬动它本身一样。
辛云京亦是需要引入外力来稳定局面。
“元先生可愿意随辛某去其他大营现在很多事情还没完结。”
辛云京很是隐晦的提点了一句,眼前这位姓元的使者,看起来很机灵的样子,应该可以通力合作。
“辛将军请带路,在下可以亲自去劝说那些心向朝廷之人,不在话下!”
元载心头火热,对辛云京叉手行了一礼。
看看,功劳这不就来了么
元载一直觉得,他到了汴州以后,就是典型的鸿运当头,升官挡都挡不住的那种。现在一看,果不其然。
树挪死人挪活,古人诚不我欺啊!
一行人来到新丰驿东面的大营,只见大营内的丘八已经列阵,刀盾兵在前,弓弩手在后,沿着木栅严阵以待。
辛云京的兵马,隔着木栅与他们对峙,虽然没有起冲突,但剑拔弩张的气氛却一点也不虚。
“这是康承奎的部曲,其父康太和开元年间担任过赤水军军使。康承奎是其长子,在赤水军中多年,颇有人脉。
他们是昭武九姓的人,但不是李抱玉的嫡系。”
辛云京凑到元载耳边简单扼要的介绍了一下。
同为昭武九姓,康氏肯定是凉州安氏的支持者,相对于辛云京而言。只是,支持者不代表铁杆,康氏与安氏同为归化后的昭武九姓,后人很多也搬到长安做官了。
某种程度上说,跟李抱玉一家是竞争关系。
元载在心中稍稍揣摩了一下,就已然明白,康承奎是可以争取的。
他手中高举着节杖,缓缓朝着营门走去。
元载一边走一边高喊道:
“某是朝廷派来与李抱玉联络的使节,得知李抱玉暗通吐蕃人之后,受朝廷之命抓捕私通吐蕃的逆贼!
如今李抱玉李抱真二贼已经伏诛,首级在此。某手中还有朝廷的书信与信物为凭,请打开营门,放元某入营接洽!”
一个手无寸铁,穿着绯色官袍的文人,自然不会是什么套路。很快,康承奎部营门洞开,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将领,在亲兵的护卫下非常谨慎的走出大营。
他只是简单的对元载抱拳行了一礼,距离元载一步半的距离。之后却是站在原地,一句话也不说。
“官家书信与朝廷公文都在此,请过目。”
元载将手中的信封递给那位大胡子将军,后者几乎是一字一句的看完,最后才松了口气。
“康承奎拜见天使,事发突然康某不知状况如何,礼数不周还请天使见谅。康某这便打开营门,令军士回军帐待命,撤去军阵。”
康承奎对元载抱拳行礼道,将书信还给了元载。
书信可能是假的,甚至是临时伪造的。眼前这位使者也不一定是真的,说不定是辛云京派来的“演员”。
但是元载身后那个亲兵,手里提着的两颗人头,康承奎却是认识的。那就是李抱玉和李抱真的人头!
不管辛云京是打的什么主意,此时此刻,他都已经得逞了。现在再去追究他该不该兵变,李抱玉有没有罪孽,都已经毫无意义。
辛云京兵变成功,接下来,就是要好好站队,然后争取自己的利益了。
对此康承奎一点也不纠结,更没有为李抱玉兄弟打抱不平的想法。
已经死透的人,就该乖乖的在地上躺好闭嘴!
已经做熟的菜,就该在盘子里安静等待上桌!
康承奎活了这么多年,最重要的人生感悟,就是不要把时间和精力在无聊的事情上面,更不要在无聊的人上面。
李抱玉死了,他输了,这就是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