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 / 3)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6152 字 27天前

因为在不了解这个东西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它究竟是人畜无害,还是可以一刀秒你。

“快请!罢了,你带我去吧!”

李抱玉压住心中的激动说道,此刻心中有种便秘一个月终于通畅的爽快。

在一处僻静的小帐篷内,李抱玉见到了风尘仆仆而来的元载。他轻咳一声掩饰脸上的激动,尽量保持面色平静询问道:“不知道汴州而来的使者来见本帅,有什么指教呢”

听到李抱玉询问,元载一句话也不说,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将其递给一旁的李抱真,保持着高冷的姿态。

正统就要有正统的威严,元载决定赌一把,不惯着李抱玉。

看到元载不苟言笑,李抱玉微微皱眉接过信,将其拆开,一目十行的看完。他脸上露出错愣的表情,似乎有点不太相信,又把信拿起来,一字一句的读了一遍。

他脸上的神色不断变幻,最后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却又什么话都没有说。

“官家是怎么说的”

很久之后,李抱玉看向元载问道。

“官家说,安氏在河西的地位不变,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无论恩仇,都一笔勾销,以后不会再追究。

现在大敌当前,吐蕃人要入关中,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更大。只要是愿意出兵打吐蕃的,都是我们官家的朋友,都是自己人。

李大帅如果愿意易帜,奉李琦为天子,归顺到朝廷旗下,那么部曲可以保留,不会打散参与整编。大军的后勤,我们会承担供给。

当然了,河东地区,必须要纳入到朝廷管辖,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安氏的根基,只在河西。

安氏子弟可以到汴州来做官,参加科举,类似这些,都可以谈。”

元载一板一眼的解释道,没有任何劝说的意思,几乎都是方重勇原话。

李抱玉微微点头,不置可否说道:“元先生所说,事关重大,李某要好好想一想,不如先生就在我大营暂时歇息一下,明日李某便有答复,这样如何”

“这是应有之意,李大帅请便。”

元载随口答道,似乎并不担心李抱玉有什么奇怪的想法。

待安顿好元载后,李抱玉拉着李抱真来到帅帐,屏退闲杂人等后,二人坐下来商议方重勇招安他们的事情。

“方清有大气魄,不是一般人啊。”

李抱玉将那封信拿出来又看了一遍,感慨叹息道。

当年王忠嗣自尽那件事,其他人或许不觉得如何,但李抱玉是心中有数的,方清饶不了他!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公事”而不是“私仇”。私仇可以放下,公事必须要办。方清麾下部曲,很多都是王忠嗣旧部,更别提王忠嗣的女儿还是方清的正妻。

这仇恨跟杀父之仇也不差多少了。

现在方清说可以放下,那就是展现了极大的诚意,如果拒绝……最好还是不要拒绝。

拒绝的话,将来失败,必会被灭族!

别人展现了极大诚意,如果拒绝,那这份诚意就会转变为恼羞成怒的恨意。本来没有仇也要结仇了,更何况有杀岳父之仇呢

“兄长,只怕这件事拒绝,就是鱼死网破,你死我活了。”

李抱真沉声说道。

李抱玉点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信中所说让出河东的事情,反倒是最小的一件事。因为这跟凉州安氏要走的路线有关。如果占据河东,就必须要自己称帝,自己打天下。

否则,在河东困守一隅,他们连做割据势力的权力都没有。河东这地方被割据了,哪个中央政权都会坐不住的,不可能让你割据,绝对是打生打死的斗争!

凉州安氏在河东并无深厚根基,当初入主河东,不过是因为统帅赤水军而已。而赤水军的根基在河西,大部分都是凉州人。

李抱玉看似实力雄厚,实则掣肘很多,一切都不是他自己能够说了算的。他们本身就没有雄霸天下的野心,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和人脉。

昭武九姓之一的家族(还只是安氏的其中一支),要想统治整个中国,建立一个统一王朝,不会比蒙古建立大元更容易。

绝大部分人,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人生的上限。凉州安氏的上限,就是作为一个和大唐帝国与国同休的勋贵家族存在,仅此而已。

“如果同意的话,李琬这面旗帜就倒了,李琦成为了无可争议的正统。我们失去河东,但是不必担心后路被断,也不必负担放任吐蕃军入主关中的骂名。”

李抱玉沉声说道,心中感受无比复杂。

其实,方重勇这封信已经暗示了:如果他们不同意,那么汴州军就会大举进攻河东!

目前河东军主力都在关中,面对李宝臣和已经不太远的吐蕃人,实属骑虎难下,想回防河东又谈何容易。

即便他们不想放弃河东,汴州军也可以自己去取!

但是,接受招安,好处也是极多的!

首先就是确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