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又菜又爱玩(2 / 3)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6761 字 28天前

上,悲从心头起。

自家兄弟,居然比外人还要狠毒!

如果方清跟李璘一样的话,李琦觉得,自己早就坟头长草了。

“皇兄啊皇兄,你何以如此狠毒?连外人都不如呢?”

李琦长叹一声。

李氏一族自相残杀的传统,似乎自太宗以来,便已经成为了习惯。

这难道就是天意么?

李琦心中充满了悲凉。

……

几乎是在同一天,开封县附近的皇宫之中,天子李璘也得知了李琦遭遇刺杀,而且刺杀失败的消息。

作为幕后主谋的他,气得把自己的卧房都砸了一遍。

不敢砸垂拱殿,怕被来此送公文的臣子看出端倪来。

“朕不是叫你找得力的人去办这件事吗?为什么那样轻松,就被崔乾佑的人马阻止了?

税警团不是专门收税的吗?为什么会出现在李琦乔迁的典礼上?

你之前为什么会没收到消息?嗯?”

李璘对着高尚怒吼咆哮!唾沫星子都喷对方脸上了。

本来,李璘的想法是很好的。

既然李琦不好明着收拾,方清现在又不在汴州,那么找个刺客,趁着李琦准备进驻王府,安保还不到位的机会,将其一刀了结,那不是挺好的吗?

以后再想找这样的机会就很难了,需要花费的心力与成本,要十倍百倍的增加。

没了李琦,至此以后,方清便找不到可以“投资下注”的对象了。那些权术套路也玩不出来了。

性价比是不是很高?成功率也应该很高才对啊!为什么会失败呢?

这些事情李璘想不通,但高尚知道原因。

他不紧不慢解释道:

“陛下,您说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皇宫内,有方清的眼线。

刺杀的事情,其实从奴策划开始,就已经暴露了。

方清就算不知道刺客是谁,具体计划是什么。

他只要知道陛下想行刺李琦,他便能推测出刺杀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然后利用手下的人提前准备,以防万一。

所以奴觉得,这次的刺杀,在还未开始的时候,便已经失败了。

陛下不必太过忧虑。”

其实高尚之前就劝过李璘,这种招数,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只不过,李璘就是不听。

他觉得有心算无心之下的刺杀,又怎么可能失败呢?

“现在都已经这样了,你当然是怎么说都好咯。

但是朕,朕……唉!”

李璘坐到床上,双手捂住脸,看起来像是一只斗败的公鸡。

垂头丧气,又惶惶不可终日。

今日刺杀没有做掉李琦,将来这个陈留王,威胁大得很啊!

李璘在心中暗自叹息,在心中埋怨高尚办事不利。

有的人,明明是自己的事情没做好,却总是喜欢甩锅甩给别人。

他们除了与生俱来的身份外,其他的啥也没有。

“陛下,事到如今,一动不如一静。

对于刺杀这件事,方清必有反击,陛下还是要暂时蛰伏。”

高尚不动声色建议道。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李璘哪里静得下来啊!

就好比方重勇前世,那么多人说要戒烟。结果烟瘾一天比一天大的人,还不是比比皆是。

“朕听闻方清不久后,便要班师回朝,不知道此事是否属实?”

李璘苦着脸询问道。

这件事不是秘密。

听闻湖州的贼军袁瑛部,已经被四面围攻,城防摇摇欲坠,已经蹦跶不了几天。

而会稽那边的贼军,则是退到了台州,准备负隅顽抗了,活动地盘已经被大大压缩。

朝廷安排一万人的精兵,再配合几个州的团结兵,在浙西建立一个观察处置使,便可以徐徐图之。

所谓江南民乱,大概也就小火慢炖,一点点收复失地,一点点恢复生产。

既然大局已定,方清自然也不用继续待在扬州,可以返回汴州了。

“陛下,方清此番若是回汴州,必定会大刀阔斧的改革朝廷,然后进一步裁撤皇宫的用度。

陛下要坚强隐忍,很多时候,越是着急,错得越多啊。”

高尚脸上带着肃然之色,回答也是非常耿直,不似他从前的“委婉风格”。

李璘微微皱眉,面有不悦之色,他沉声问道:

“内宫城正在建设,朕听闻方清打算将这里划拨一块地方,作为讲学之所,这是确有其事么?”

“回陛下,确有其事。

陛下不必多提,方清一向都是善于收买人心的。

类似招数,不胜枚举。”

高尚提前把李璘想说的话给堵住了。

“哼!皇宫内苑,威严之地,怎可作为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