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榜样。
赵匡胤气度恢宏,即使是袁彦这样的宿敌,也能不计前嫌,加官重用。
于是,各地藩镇纷纷上表:向赵匡胤表示臣服,支持赵匡胤成为皇帝。
公元970年9月,赵匡胤任命潘美为主将,攻灭南汉。
南汉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湖南大部、广东广西两省以及越南北部地区。
气候潮湿闷热,瘴气横行。
南汉号称“小南强”,拥兵数十万,且拥有象兵数万。
潘美率军从湖南省郴州市出发,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就攻进了南汉都城——番禺,擒获了南汉后主刘鋹,吞灭了南汉。
公元974年9月,赵匡胤任命曹彬为主将,潘美为副将,统兵十万,攻灭南唐。
历经一年多激战,曹彬、潘美率军攻入南唐国都——金陵,擒获了南唐后主李煜,吞灭了南唐。
吞灭南唐后,南方诸国皆被宋朝统一。
公元976年10月20日,赵匡胤暴毙于皇宫万岁殿。
赵光义在赵匡胤灵前继位,赵光义就是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
公元980年3月,辽国任命萧多啰为主将、任命李重海为副将,统领十万辽军,进犯宋朝,攻打雁门关。
“潘美指挥宋军架设浮桥架,南唐士兵乘二十余艘战舰擂鼓逆水而上,前来阻拦。”
“潘美指挥士兵奋勇进攻,夺取他们的战舰,擒获他的将领郑宾等七人,又攻破他的城南水砦,分派战船和军队守护。”
“宋军接连大胜,李煜非常着急。”
“两次派徐铉到开封请求宋太祖的宽恕,并没有得到回应。”
“最终曹彬与潘美联合攻破金陵,潘美因功被封为宣徽北院使。”
“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决心完成统一北方的事业,宋太宗亲自率领四路大军围攻北汉都城太原,并任命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判太原行府事。”
“辽兵又来援助,宋太宗派兵截断了援兵的要道,把太原城包围起来。”
“太原城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北汉国主刘继元只得投降,北汉自此灭亡。”
“刘继元手下有一名老将叫杨业,也归附了宋朝。”
“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就让杨业做了大将。”
“由于辽军不断侵扰宋朝边境,宋太宗又派杨业为代州刺史,扼守雁门关。”
“宋太宗灭了北汉,想乘胜攻打辽国,统一北方。”
“在征伐范阳时,任命潘美为知幽州行府事。”
“宋军攻势凌厉,几个州的辽朝守将纷纷投降,宋军一直打到幽州。”
“后来,辽朝派大将耶律休哥救援,双方在高粱河打了一仗,结果宋军大败,宋太宗乘了一辆驴车才逃回东京。”
“在宋军撤退的时候,宋太宗又让潘美兼任三交都部署,并在那里屯兵,以防御辽国的进攻。”
“三交西北三百里有个地方叫固军,地势险要,是北边的咽喉。”
“潘美率兵偷袭,占领了这个地方。”
“他积蓄粮草,严阵以待,辽国一直不敢轻举妄动,北方边境暂时稳定下来。”
“不久,辽国一万多骑兵来犯,潘美秘密行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大破辽军。”
“宋太宗十分高兴,封潘美为代国公。”
“太平兴国八年,改任忠武军节度使,升封为韩国公。”
“雍熙三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派潘美统帅西路。”
“曹彬统帅东路,杨业为副将,对辽战争初期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是随着辽国的主力来到,曹彬所领东路军大败于岐沟关。”
“宋太宗只能下令撤军,在撤军过程中,为了掩护云、朔、寰、应四州百姓撤离。”
“王侁逼迫杨业冒险迎敌,自己和潘美在谷口迎敌,杨业不得不从。”
“最终杨业为辽军包围,致使陈家谷兵败,杨业全军覆没,被俘,绝食而死。”
“宋太宗得知此事,连降潘美三个爵位,降为检校太保。”
“没过多久潘美又官复原职。淳化二年,潘美加同平章事,数月后死,年六十七。”
王安石:潘美一面统率宋军出城正面迎击辽军,一面命杨业统率精锐骑兵绕至辽军背后偷袭。
一番血战,斩杀辽军主将萧多啰,生擒辽军副将李重海,将十万辽军全歼于雁门关下。
雁门关大捷,不仅仅是大胜,而且是赶尽杀绝式的胜利。
潘美宋朝第一名将的威名,传遍天下。
潘美的锋锐难当,杨业的强悍善战,让他们成为了宋军最强组合。
公元986年正月,赵光义下诏北伐辽国,夺回幽云十六州。
曹彬被任命为东路军主将,统兵二十万,出雄州。
田重进被任命为中路军主将,统兵五万,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