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赋圣司马相如(2 / 5)

在此期间,司马相如创作了著名的《子虚赋》,声名鹊起。

但好景不长,梁王病逝了。

司马相如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梁地,回到家乡成都。

一腔报国之志成了空谈,连生计都成了问题。

恰在此时,司马相如的好友临邛县令王吉邀请司马相如到临邛。

司马相如来到后,王吉将他安顿在旅舍里。

王吉天天来拜访司马相如,刚开始,司马相如还以礼相待。

后来,王吉来访,司马相如一律拒绝。

而司马相如越是拒绝,王吉的态度越是恭敬,照样天天来访。

很快,这件事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全临邛的人都知道。

县里来了一个俊秀的大才子,被县老爷奉为座上宾。

县老爷天天来访,人家避而不见。

这引起了人们的好奇,这位大才子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县太爷如此高攀,全临邛的都想一睹他的尊容。

而事实的真相是,这俩人在演戏。

一位落魄文人,无以谋生,投靠亲朋,非但不感激还如此傲慢。

而朋友也不生气,照样恭恭敬敬,天天乐此不疲地跑去吃闭门羹。

俩人这么煞费苦心地表演,目的就是制造声势,他们在等待鱼儿上钩。

很快,司马相如就引起了临邛县富人卓王孙的注意。

卓王孙发出数百张请帖,大摆宴席,把临邛县有头有脸的人全请来了。

宴会那天,上百位宾客都到了。

可一直到中午,司马相如也没有露面,这下可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最后,王吉亲自登门去请。

司马相如一再推脱,迫于盛情难却,只好勉强前来。

司马相如一到,在座的宾客个个惊叹。

这位传说中的人物果然不同凡响,一表人才,器宇不凡。

对于此次赴宴,司马相如故意假装不愿去赴宴。

他故作神秘,千呼万唤始出来,本身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酒至半酣,王吉把一张琴恭恭敬敬送到司马相如面前。

司马相如搁不住王吉的盛情邀约,乘着酒兴弹了一支《凤求凰》。

这支曲子与其说是弹给在座的宾客听,不如说是意有所指。

其他人听没听懂没人知道,但这支曲子却撩拨了一个人的心弦,这个人就是卓文君。

卓文君姿色娇美,家境优渥,精通音律,寡妇基本是公开的信息。

司马相如曲中的爱慕之意,给她无处安放的春心寻到一个落脚点。

家里这么大阵仗,卓文君早就有所耳闻。

她躲在门后偷看,看到司马相如仪表堂堂,内心万分仰慕,还生怕自己配不上他。

酒宴结束后,司马相如花重金买通卓文君的侍女,表达了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

卓文君此时正陷在对爱情的美好憧憬里,听说自己仰慕的人也倾心自己,内心狂喜。

她奋不顾身,连夜从家中逃出,跑到司马相如下榻的旅舍。

司马相如一见卓文君到来,也十分高兴,连夜带她离开临邛,回到成都自己老家。

卓文君为了爱情义无反顾,而司马相如却是打着爱情的幌子,谋求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起爱情,司马相如更看中的是卓文君背后的万贯家产。

回到成都后,卓文君发现司马相如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恋爱的激情过后,被爱情冲昏的头脑也渐渐清醒了。

生活的艰辛和窘迫扑面而来,俩人不得不靠变卖裘皮衣服勉强度日。

卓文君自幼长于豪门,穷苦的日子实在过不惯。

司马相如变卖了车马,和卓文君一起来到了临邛。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私奔大大激怒了卓王孙,他一分钱也不愿给卓文君,想狠狠惩戒一下这个任性的女儿。

卓文君也个性十足,她和司马相如开了个小酒馆。

卓文君亲自卖酒,司马相如穿着大围裙和伙计们一起干杂活。

这件事很快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卓王孙难堪得连大门都不敢出。

后来,实在丢不起这个人,再加上亲友的劝说。

卓王孙分给卓文君一百名童仆,一百万钱。

拿到钱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立即关闭了小酒馆,回到成都买田买地。

司马相如以爱情的名义,在婚姻里占尽了便宜。

以卓文君的聪慧,看到司马相如的家境后,未尝不能猜出一二。

只是有时候,陷入爱情的女人往往容易迷失自己。

“汉武帝即位以后,有一天读到《子虚赋》,认为写得很好,大加赞赏。”

“汉武帝得知写这篇赋的人还在,于是便找人将司马相如召来了长安询问。”

“司马相如见到汉武帝以后深知这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