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草圣张旭(2 / 4)

那天他俩从日上三竿,一直喝到月明星稀。

李白仰天大笑而出门,张旭对天怒吼而狂奔。

张旭在多个场合提到过李白,对李白推崇备至。

而李白晚年,极力推从的却是张旭的徒弟怀素,认为怀素比张旭的草书要好。

在他看来,李白不善草书,属于一般水平,对草书的理解有限。

而张旭本身就是写诗之人,对诗歌的欣赏,和李白对草书的欣赏是不一样的。

也正因如此,相比于对方,张旭更加佩服李白。

巍巍大唐,人才辈出。

狂人张旭站在艺术之巅,依然喝酒、作诗、写草书。

“张旭之所以有这种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主要得益于张旭出生的环境以及成长的经历。”

“张旭出生时,正值大唐盛世,社会环境非常安定。”

“他出生于一个衣食无忧的官宦世家,从小随其堂舅勤习书法。”

“张旭的一生除了书法和饮酒,几乎对什么事都不大上心。”

“与之稍晚的翰愈,曾经对张旭一生的好恶和艺术活动有相关记载。”

“张旭除了热爱书法长于草书外,其它的技能没有兴趣也不愿去从事。”

“张旭每次醉酒之后,大呼狂叫,下笔如神。”

“他一生专注于书法,观舞剑、听音乐,都能从中悟出笔法的奥妙。”

“他把全部的精神倾注于草书之中,凡是人所具备的喜怒哀乐等种种情绪。”

“只要被外物所触发,都能用草书的形式表现和发泄。”

“他看到外界事物,日月星辰、鸟兽虫鱼,一系列天地之间的变化可喜可惊的事物,一律可以寄托到书法之中。”

“所以张旭的草书,变化不测犹如鬼神出没,不可捉摸。”

“他就以草书终其一生,而垂名后世。”

“翰愈以张旭的例子说明,人的内心充满各种复杂的情感。”

“而人能感受到的客观外界事物则万万千千,怪怪奇奇,瞬息万变。”

“外部世界的风云变幻,与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交相呼应。”

“外动于物而内感于心,使人忽惊忽喜,不能自已。”

“于是用草书的形式吐露与发泄,在草书中体现了对广大外部世界的无限包容。”

“这才是使得张旭的书法,达到变化犹如鬼神出没的境界的最重要条件。”

“张旭从小跟随其习书的堂舅陆彦远,其本人虽在后世书名不显,但陆彦远的书法之源可是正宗的嫡传王羲之之法。”

“陆彦远的父亲陆柬之是唐朝著名书法家、唐朝大书法家虞世南的亲外甥。”

“唐太宗在世时,就曾极力称赞过陆柬之善书法。”

“陆柬之学习书法一开始就是跟从舅舅虞世南的,而虞世南则是师从王羲之的嫡系后人智永和尚。”

“由此,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这一系书法的根源,从魏晋到隋唐的书法发展的师承脉络,从王羲之父子到智永和尚到虞世南又到陆柬之再到张旭。”

“作为闻名一时的大书法家,陆柬之在当世就有人把他和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一起并称书法初唐四大家。”

“陆柬之受虞世南的影响很大,不过两人所擅长的书体并不相同,陆柬之的名气也不如虞世南大。”

“除虞世南外,陆柬之又学欧阳询,晚年临摹王羲之的作品,深通其神。”

“从书法这一传承的流派脉络可知,张旭的书法之源与用笔之法是完完全全王羲之父子的正宗嫡传。”

张旭:我前所未有的狂草之所以能炼成,得益于公孙大娘。

那年春天,开元盛世,大唐的繁荣已经到了鼎盛。

诗歌有李白和孟浩然这样的大家,作画有吴道子这样的俊杰,专攻行书的书法大家虞世南已经去世。

春天不愧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路边的草地旁桃花繁茂。

那时的他喝醉了,袒胸露乳,怀里抱着一个坛子,坛子里装的是上好的桂花酒。

河岸上异常热闹,一群人围绕着一个女子。

只见那女子手持宝剑,矫健的身姿随剑起舞,画面感极强。

这位女子叫公孙大娘,是舞剑高手。

他挤进人群,痴迷的看着公孙大娘舞剑的手法,各种舞姿变幻莫测,动作衔接如天马行空。

他如痴如醉的看着,骤然发现舞剑和书法竟是如此相似。

他忽然仰脖把坛子里的桂花酒一饮而尽,狂奔回客栈,鞋子都奔掉了,也全然不顾。

他来到客栈要了笔,在客栈的墙壁上挥墨写字。

字迹如野马脱缰,如蛟龙入海。

他摇头晃脑,口中不断狂吼,全然不顾周围逐渐聚拢了很多看客。

他忽然癫狂,披散掉自己的头发。

一头扎进墨缸里,提起头发在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