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道家宗师庄子(3 / 5)

“而真正自由的人生,就是要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与物同化于大道自然之中。”

“庄子曾经做过一个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哲学味道的梦,他梦到自己变成一只蝴蝶,而梦中的蝴蝶却梦到自己变成了庄子。”

“庄子醒来之后,不知道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了。”

“从现实来看,庄子与蝴蝶当然不是一个人。”

“但谁又能说人生的过程,不是一个美丽的梦境呢?不过是人不愿意醒来而已。”

“在这个美丽的梦境中,庄子与蝴蝶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这也隐喻着真正理想的境界是人与物融为一体,人不再受物质世界的限制而实现了无所待,这样的人生才是自由快乐的。”

刘彻:庄子齐物论的高深智慧,是解决世人纷争的方法。

如果要在圣贤中找一个智慧通天的人,他相信很多人一定会选择庄子。

当然,用智慧通天这个词,未免显得不沉稳。

但他认为,这是对庄子最好的定义。

在庄子哲学思想中,涉及到辩证思想等较多观点。

无论世人从那一个观点进入,都能够一窥庄子哲学的宏大与深邃。

可以说,在众多哲学家中,能像庄子这样洞察人性、万物以及世界本相。

且能够将其准确描述出来,并找到终极性解决方案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齐物论是庄子的第二篇,第一篇是逍遥游。

据说,庄子在写完逍遥游后,心境非常敞开,享受到了精神逍遥带来的愉悦感。

庄子也希望更多的人达到自己的这个境界,共享这种高级享受。

但庄子发现世人精神被束缚在各种是非、概念之中,要达到这种境界。

首先要解决掉这些学派纷争造成的困惑,于是写了齐物论。

在齐物论,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事物之间在根本上并没有彼此之分,而且是相互依存的存在。

所谓齐物,就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

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

在齐物论的开篇,庄子通过一个能够吾丧我的高人南国子綦与学生的对话。

道明了一个道理,事物不同,所发出的见解不同。

庄子首先通过南国子綦的口,提出了人籁、地籁、天籁的世界本相。

并指明了一般人只知道人籁而已,修为稍微高一点的人,可能还知道地籁,但天籁却很少有人知道。

然后,南国子綦用树林里各种形状各异的树洞,在风吹过之后,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说明。

风是一样的风,但那些树洞因为各自不同的造型。

所发出的声音就各不相同,有的像流水声,有点像射箭声,有点像喊叫声。

在这里,庄子已经给了世人启示。

事物不同,所感受的一定不同。

但如果把这种自我感受认为是唯一真理,那就大错特错了。

但子綦的学生还陷在概念之中,人籁是用竹子发出的,地籁好比那些树洞发出之音,那么天籁是什么呢?

其实总的来看,庄子不是要揭示概念的来源,而是要告诉世人认知局限的问题。

提出天籁只是为了说明世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世人眼界所能看到的很有限。

所以,南国子綦并没有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抛出了一个思考,将学生提到直面认知问题上来。

风吹那些不同形状的树洞,使它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能让它们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那么鼓动这些声音的是谁呢?

庄子抛出的这个思考,就是齐物论的根基。

毫无疑问,这个根基就是形而上学。

虽然庄子通篇都是在用唯物主义、辩证论等方法来阐述,但庄子哲学的根基就是建立在形而上学之上的。

然后,没有等子綦的学生的回答,庄子笔锋一转,一针见血的道明了人的问题。

无论是大智的人,还是小智的人,都爱各持己见。

并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生出各种虚假、编造的手段,而这些都被人称之为精明。

但这些为了让自己比别人更精明的努力,其心灵就像被绳索捆绑了,一天天走向灭亡。

也就是说,其实每一个个体的人都是和那些树洞差不多。

每一个人都是因为自己的感受与领悟,便形成了各种千差万别的争议。

从根本上来讲,这些争议一点意义也没有。

就像那些树洞发出各种声音一样,他们都认为自己发出的声音是对的,其他的都是错误的,但其实他们感受的都是同一阵风。

庄子进一步强调,如果没有风,它们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

但奇怪的是,人的各种情绪,变化莫测,时而欢喜,时而愤怒,时而悲哀,时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