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袁世凯的崛起之路(5 / 6)

的面如死灰,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他哪怕在深宫中,也素有听闻过革命党的事情,知道革命党无时无刻不想着推翻大清王朝。

现在属于朝廷的军事力量少之又少,想要翻盘已经不可能了。

“不过随着另一只新军的组建,第二镇装备最好的头衔很快就旁落了。”

“哪只新军呢这便是禁卫军。”

“1909年,见袁世凯拥兵自重,而北洋各镇中高层指挥官又与袁世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朝廷看似坐拥北洋六镇,实则根本无法直接指挥部队。”

“摄政王载沣便找茬将袁世凯撤职,撤职的理由很扯,足疾。”

“你袁世凯腿脚有毛病,已经不能胜任你所担任的职务了,所以你老袁还是回家养病去吧。”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意思。”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以足疾的理由来罢免一位重臣。”

“其真实的理由就是,我实在是找不出你的毛病了,但我就是要你退休回家,就这么着吧。”

“随后,为了加强旗人的军事力量,摄政王载沣从健锐营、圆明园护军营、内外火器营、蒙古骑兵中选拔精锐士卒组建禁卫军。”

“禁卫军筹办期间,由于符合新军标准的旗人兵丁不够,因此禁卫军最晚组建的部队第四标是由直隶山东的汉人壮丁组成。”

“1911年7月,禁卫军成军,编制与北洋六镇基本一样。”

“唯一的差异就是禁卫军没有镇级指挥机构,不设统制,负责人为三个训练大臣和六个军资官。”

朱棣禁卫军不过也是垂死挣扎罢了,依旧摆脱不了满清灭亡的命运。

得知袁世凯灭亡了清王朝,他就笑得合不拢嘴,有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满清灭了他的大明,他和满清有不共戴天的大仇。

只可惜他影响不了满清,不能亲自报仇雪恨,洗刷大明朝的耻辱。

但现在袁世凯是汉人,灭亡了满清王朝,也算是帮他一雪前耻。

袁世凯拥兵自重的那一刻开始,清王朝的灭亡就已经无法避免。

即便清政府忌惮袁世凯,把袁世凯罢免打发会老家,但这并不能阻止袁世凯对北洋六镇的掌控力。

毕竟袁世凯和北洋各镇中高层指挥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使得袁世凯能够随时获得北洋六镇的指挥权。

“禁卫军的装备有多好呢北洋六镇都是三个炮兵营,编制54门各种火炮。”

“比如第一镇配置18门明治31式75毫米野炮,18门格鲁森57毫米野炮,18门格鲁森57毫米山炮。”

“第二镇配置36门明治31式75毫米野炮,18门明治31式75毫米山炮。”

“禁卫军也是三个炮营,54门火炮,但却配置了当时全国仅有的18门克虏伯150毫米重炮,另有36门克虏伯伯75毫米野炮。”

“此外,禁卫军还装备了一个机枪营,拥有30挺马克沁庆重机枪,这也是全国仅有的。”

“然而禁卫军的装备虽然冠绝三军,但军官的素质却很一般。”

“尤其是合适优秀的中层军官极度稀缺,旗人无法胜任。”

“当时清政府也不是没想过培养旗人军官,只是这些旗人实在没用,愣是培养不出来。”

“无奈之下,摄政王载沣只好从第一、第二、第四镇抽调军官调往禁卫军。”

“如此一来来,原本用来防汉的禁卫军。”

“虽然兵丁大多是旗人,但中高级军官却全是北洋系出身的汉人。”

“所以尽管袁世凯被撤了职赋闲在家,尽管北洋军的指挥权落到了摄政王载沣的手上,尽管北洋军中大量的高层军官都换成了旗人。”

“但由于北洋军的中坚力量仍以汉人为主,这就为后来袁世凯能重新掌控北洋军埋了个大坑。”

晚清时期的老百姓听到袁世凯能够随时掌控北洋新军,一个个不禁松了口气。

袁世凯最后能够推翻清政府,他们老百姓自然是要拥护袁世凯的。

原本他们还担心慈禧太后会对袁世凯不利,但现在大家丝毫不担心了。

毕竟袁世凯能够牢牢掌控北洋新军的话,朝廷也就不敢对袁世凯怎么样。

哪怕慈禧再怎么想迫害袁世凯,也不得不忌惮袁世凯手中的兵权。

袁世凯的安全得以保障,他们老百姓的希望就不会断。

此时此刻,全天下的老百姓盼望着袁世凯推翻清王朝那一天的到来。

他们老百姓已经受够了屈辱和凄苦的日子,唯有推翻压在他们头上的清政府,他们才能过上好日子。

而如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袁世凯身上。

此刻全天下很多有名的知识分子向着山东赶去,他们要去投奔袁世凯。

一旦袁世凯推翻了清政府,中华大地将迎来共和的时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