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敲响大清灭亡的丧钟(5 / 5)

还想维持统治,她就只能依靠地方督抚。”

“另外,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关系也是盘根错节。”

“李鸿章是淮军领导人,刘坤一是湘军大佬,张之洞与湘淮两系的关系都很好。”

“袁世凯是李鸿章的门生,闽浙总督许应奎的族叔曾与湘军一起镇压过太平天国,也与湘淮两系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这些东南督抚私下里穿一条裤子,慈禧敢动其中一个,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不可控的后果。”

“比如造反,事实上当时确实有人提出过造反,这个人就是张之洞。”

“1900年6月下旬,也就是收到宣战诏书后,张之洞第一时间就盘算着推举李鸿章为大总统。”

“即一旦北京不保,慈禧死了,他就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的总统,主持东南大局。”

“所以说庚子国难后,慈禧对东南九省的态度就是一个字,稳。”

“先稳住局势再说,追究责任什么的不现实,也没必要。”

晚清时期的老百姓对于李鸿章没能造反成为总统感到惋惜,一个个不禁暗骂李鸿章太过胆小。

对于清政府,对于慈禧太后,他们老百姓可谓是深恶痛绝,恨不得有人能够早点推翻清政府。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他们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清苦,都已经快要活不下去了。

现在慈禧又打了败仗,需要给八国列强巨额赔款,这是要把他们老百姓往死里逼。

所以他们希望有人可以终结这一切,这样他们老百姓的日子也能好过点。

而最有希望推翻清政府的就是李鸿章,可偏偏李鸿章没有这个胆量造反。

在慈禧战败后,慈禧的威望跌到谷底,再加上慈禧已经无兵可用。

这个关键时刻,要是李鸿章联合东南的督抚,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推翻慈禧。

“不过慈禧没有第一时间追究责任,不代表她不想追究。”

“毕竟东南互保是三藩之乱后,大臣首次公开联合对抗朝廷。”

“如果不加以制衡,地方长期保持尾大不掉的半独立局面,大清迟早要完。”

“于是到了1902年1月,慈禧返回北京后,便开始着手瓦解东南互保。”

“当时李鸿章、刘坤一先后病死,一向支持洋务派的荣禄也病死。”

“随着大佬们的陆续离世,慈禧随即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八旗贵胄,扶持这些人登上政治舞台,填补空缺。”

“这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满洲镶白旗出身的铁良。”

“1903年,许应奎、德寿病死,王之春被调到广西担任巡抚。”

“见南方督抚大多易主,慈禧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慈禧派铁良两次南下,打着清查各省财政和整顿兵工厂的名义。”

“一面解散或收编南方的地方武装,一面对湘淮两系的小金库进行大肆搜刮。”

“比如作为淮军小金库的江南制造总局,就被铁良搜出了八十万两存银。”

“收拾了南方军头后,铁良又被慈禧当做棋子,处处与北方军头代表袁世凯暗中较劲。”

“1906年,袁世凯编练的北洋第三、第五、第六镇被铁良收入囊中,仅保留第二、第四两镇的指挥权。”

“铁良时不时跳出来唱反调,让袁世凯气愤不已。”

“于是他便联合庆亲王参了铁良一本,说若不去铁,新政必有阻挠。”

“然而,铁良本来就是慈禧安排的棋子,慈禧又怎么可能自断臂膀呢”

“结果袁世凯弄巧成拙,遭到慈禧明升暗降,改任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失去了军权。”

“1907年,袁世凯和张之洞被一同调入军机处。”

“七年前的东南互保局面,在慈禧的瓦解下烟消云散。”

朱棣东南互保的大好局势,就这么被慈禧轻而易举的瓦解了。

在战败的阴影下,慈禧还能重新站起来,并瓦解掉东南互保的威胁。

他只能感慨慈禧的威望太盛,压得下面的大臣不敢生出异心。

在慈禧战败的时候,但凡汉臣有点骨气,完全可以把慈禧赶下台。

毕竟那时候慈禧要声望没有声望,要兵力没有兵力,发动政变除掉慈禧不要太容易。

可无奈那些汉臣已经被满清的统治驯服了,完全不敢升起一点造反的念头。

不过即便错过了推翻清政府的最佳时机,照这样下去,清政府的灭亡已成定局。

原本清政府就已经日落西山,现在又加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来的巨额赔款的影响,清政府已经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的那一刻,大清灭亡的丧钟就已经敲响。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