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哥叹气道“拜访的都是大公司,可能是嫌弃我们塑胶厂的规模小,杳无音讯。”
“等星辰公司发展壮大,别人一听我是星辰公司的董事,那时候估计就比较好谈客户了。”
这样的事情很正常,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李铭采购机器的时候,不计成本花钱让大舅哥亲自去日笨,是同一个道理。
采购商也怕被骗了,赚钱之前先要保证自己的钱不会打水漂。
故意建厂骗钱的人是比较少,但是小厂家一有风吹草动就倒闭的实在太多了。
厂子都破产倒闭了,跟被骗了也没两样。
能找到有实力的企业或者企业主帮忙背书就不一样了。
有人脉,起码厂子不会因为意外情况倒闭。
李铭一直有看港城的报纸,已经看到好几次登报启事,高额悬赏追查卷款跑路的员工。
损失都是万元起步,没有人帮忙,那些借钱起家的小厂子就倒了。
这也是李铭要开保安公司的一个原故。
既可以轮流给那些业务员当保镖,以防货款被人抢了。
也是对业务员的监视,让业务员们不要起歪心思。
被卷走1万元的话,足以给5个保安发半年的工资了,更何况经手的前远不止1万元。
他打算住房、教育都给手下员工安排好,也是让背叛的成本增高。
不划算的事自然没人愿意去做。
大舅哥想要借力,李铭没有不让打名号,港城的风气就是这样,李吵人也是靠着舅舅兼岳父起家的。
“星辰公司的发展,会低调一些。”
“就像方便面生意一样,不会打星辰公司的招牌,对外都是以火星贸易的名义进行。”
“等以后设立海外分公司的时候,大哥你可以直接去和那些大型零售商谈塑胶玩具的业务。”
貌似比打旗号更好,而且时间估计不会太久,大舅哥欣喜的询问道
“第三批生产线已经开始试生产了,港城这里的市场要饱和了吧”
李铭慢悠悠说道“过段时间,我准备降低泡面的零售价。买得起泡面的人会更多。”
大舅哥惊讶道“啊”
“现在卖得好好的,还没有竞争对手,正是大赚特赚的时候,干嘛主动降价呀”
降价肯定会压低面粉、棕榈油等原料的进货价。
大舅哥躺着赚钱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李铭笼统说道“过些时候你就知道原因了。民生的生意,要薄利多销才能长长久久。”
大舅哥追根究底的问“我嘴巴很严的,肯定能保密。”
“我的面粉厂虽然规模小,也是哥民生的生意啊”
李铭宽大舅哥的心,“你的面粉厂不用担心。”
“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就是港城的劳资矛盾愈演愈烈。”
“想加工资的根源是民生艰难。要是有报纸曝光我们的泡面是几倍暴利的产品,那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刚刚开始卖,我们还有借口是初期成本高,别人没话说。后面要是还这样解释,没人会信。”
其实是因为内地给工人的福利待遇好,港岛的人一直是两地之间可以往来的,知道得一清二楚。
对面的工人是时工作制,住房报销,医疗报销,什么都报销。
工人在厂里说的话还顶用。
凡事就怕对比。
港城很多惠民生的措施还没有,工厂都是尽量压低成本搞出口的,待遇肯定是能怎么将就怎么来。
而且好些老板和管理人员有高人一等的心态,作威作福,是个正常人心里都会不爽。
同样的道理。
招工数量有限,港城又有非常多的工作机会。
种田的人就跑去港城做工,比田里一年到头辛苦赚的更多,更别说赚到的钱全都归自己。
在港城辛苦打工省吃俭用寄钱物回家,家里人的生活也好过些。
没那么多大道理。
既然大家同样都是做工的人,那福利待遇也是要争取争取,特别是有人支持的情况下。
澳城的工人在去年12月搞成了。
港城的人可以说受到鼓舞,也可以说自认为不会比别人差,自然也会想要提高待遇。
大舅哥点头道“最近听说了好多要求增加工资的事。”
“确实需要提防,省得有人把火烧到我们身上。”
“还好方便面厂和火腿肠厂的工资待遇都是高高的,不用烦加工资的事。”
娄晓娥也关心港城的风吹草动,点评道“关键还是要把人当人看。”
“前些天的那个什么纱厂,要么直接围殴工人的管事开除,要么就调离岗位,也就没事了的。”
“偏偏要把挨了打的工人开除,打人的家伙反而继续原岗上班,这不就是捅了马蜂窝了。”
“连闹了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