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参与此事,他一定会调查清楚,给大楚皇帝一个交代。
这两日,因登基一事,张行衍还没找到机会将国书呈给皇上,可见了眼前景象,他干脆将抽出一半的国书又塞回了袖中。
还是等私下再呈上去吧。
征讨南朝,是大楚文武共同的利益,任周帝说破天,这一仗也得打。
巳时中,散朝。
明明没说几句话,陈初却觉得异常疲累。
拒绝了黄豆豆备好的步辇,陈初步行走回猫儿的寝宫慈元殿。
花厅内莺莺燕燕聚了十几人,猫儿坐在上首,下方左右分别坐了太奶奶、蔡婳等人,不知说到了什么,厅内一阵笑声。
因陈初忽然到来,厅内众人纷纷起身见礼。
陈初只一摆手,熟悉他脾性的众家眷便知这是不让大家繁礼缛节的意思,便在猫儿的带领下,屈膝万福。
茹儿、篆云也在此列.昨日,两人一同被受封婕妤。
这事源于猫儿和蔡婳,在她俩的说法中,就算陈初至今连茹儿和篆云的手都没牵过,但两人皆是通房丫鬟的角色,且在王府已熬过了十载春秋,若不给人家个名分,便有点不负责任了。
礼毕,陈初尚未说话,茹儿已第一时间取了毛巾打湿,递了过来。
陈初接了,笑道:“茹儿颇知我意.”
意思是自己更想擦把脸,茹儿便递来了毛巾,很是体贴。
角色变了,以前在陈初面前表现的很是大胆的茹儿不由微微红了脸,转至陈初身后,帮他脱掉厚重朝服,露出了内里燕居常服。
一旁的蔡婳,不由翘嘴笑了起来,“那可不,茹儿自幼随我长大,自然也要从我身上沾点聪慧劲儿”
这句厚脸皮自夸,顿时又引来一阵笑声。
可站在阿瑜身侧的篆云因慢了茹儿一步,错失了和陈初亲近的机会,不由委屈的看了阿瑜一眼,阿瑜面露无奈,以眼神道:我能帮你讨来这婕妤,难不成还能帮你讨陛下欢心?你自己机灵点呀,看看人家茹儿多有眼色.
脱了朝服,一身轻松的陈初往前走了一步才发现,旁边竟跪着一对身着同款襦裙的女子,不由一愣。
一直在留意陈初表情的蔡婳,嘻嘻一笑,道:“诗情、画意抬起头来。”
两女闻言,缓缓抬起头,竟生的一模一样,目光流转、楚楚可怜。
“?”陈初疑惑看向了蔡婳,一脸迷茫。
见状,猫儿却是抿嘴笑了起来。
蔡婳更是开心,径直道:“陛下好没良心呀,当年在金国中京留守高存福高大人于卢龙县赠了陛下一对双生子,陛下忘了么?”
双生姐妹闻言,惊悚的看了蔡婳一眼.话说,这不是皇上么?这位蔡贵妃竟敢当面说皇上没良心???
陈初却作恍然大悟状,只道:“哦原来如此,平身吧,我这里不兴跪。”
说罢,陈初前行几步,朝太奶奶拱手道:“太奶奶,身体可还康健?有些日子没见您老了”
“陛下怎可对老身见礼,可折煞人了。”
太奶奶作势欲跪,陈初赶忙托了她的胳膊,将人搀回座位,这才回身和猫儿一左一右坐了,笑着回道:“皇后自幼贫苦,难得有太奶奶这位亲人,我二人夫妻一体,她的长辈便是我的长辈,怎受不得我一礼?”
太奶奶满是皱纹的面庞顿时笑成了一朵花。
陈初细问之下方知,这次太奶奶带了几个得力后辈随徐知府一起进京,打算将废弃祖宅重新修葺一番。
家中祠堂也要重建,而猫儿作为赵氏一族族长,理应出点钱.到了如今,赵家早已不是当年,自是不缺这点钱财,但太奶奶此举所含意义不同。
猫儿象征性出点钱,一来可继续坐实她族长身份,二来,外界若得知,修建赵氏宗祠当朝皇后都出了钱,对赵家来说,是多大荣耀!
陈初听了,不由道:“既如此,便以我夫妻二人的名义出银一千两吧。”
太奶奶闻言大喜,原想着有猫儿出点钱已是大善,不想当今陛下竟也出资支持,但口中却道:“用不了那般多,我赵氏不过中户之家,若宗祠修的过于奢华,不免被人说借了皇后之势显摆。再说了,宗祠是全族之事,大家都出点,皇后能补个百余两也就够了.”
既点了不会借猫儿之势狐假虎威,又表明只是让猫儿作为族长身份凑点钱、而不是来打秋风的,这般说辞让陈初和猫儿都很舒服。
“太奶奶,若钱不够,玉侬也给您凑些.”
太奶奶不由笑了起来,“宜妃娘娘的心意老身领了,眼下钱足够,若不够,老身一定找宜妃娘娘借.”
陈初和猫儿是夫妻,出一份子还说的过去,但玉侬和猫儿都不一个姓,人家修宗祠跟着凑什么热闹。
这般傻话,却无比符合玉侬的单纯人设,作为当事人的猫儿,只觉玉侬是因和自己亲近才说了傻话,不由以亲昵眼神看了玉侬一眼。
借着太奶奶和玉侬说话的空档,陈初随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