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后宫缺一不可,中枢官员也需及早做好安排。”
话题的跳跃幅度有点大,陈初不由道:“蔡相有何想法,说说看。”
蔡源道:“兵部张大人自当年桐山之战,便对我淮北照拂有加,后与我等并肩共历淮北戡乱,河北之战,东京之战,可谓呕心沥血、忠贞有加,此忠臣能吏,可重用!臣举荐张大人就任三司使.”
“.”
张纯孝一脸愕然,陈景彦和陆钦哉一再始料不及.按照陈景彦的设想,原本希望胞弟陈景安任这三司使呢。
可张纯孝当前,他总不能出言反对。
并且,张纯孝刚刚推举阿瑜为贵妃,人家蔡源转头就举荐他升官这是何等胸怀,简直是一心为国、不计一家得失的老臣典范!
若陈景彦此时跳出来反对,会被衬托成何等猥琐模样。
好在陈初不置可否,并未当场答应。
却不料,今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蔡源,还有话说,只见他缓缓一拱手,明明只有五十多岁,可动作迟缓老迈,如同耄耋老人。
“臣已老迈,精力不济,欲乞骸归乡,请楚王准奏.”
“蔡相!何出此言!”
这回,就连陈景彦也赶忙起身劝道。
陈初更是斩钉截铁道:“不准!如今天下未定,尚有许多事需蔡相为我谋划助力,乞骸之事休要再提.”
谁料,蔡源竟异常坚定道:“楚王,臣本小吏,本事微末,能随楚王至此,已心满意足。我朝才俊层出不穷,何愁无人助楚王大兴社稷?如今周国太上皇逊位,安丰朝廷已无存在必要,多年来,柳川先生鞍前马后、居功至伟,臣再荐,柳川先生接任宰相一职.”
陈初闻言,皱眉不语。
陈景彦再度震惊,可马上反应了过来他儿子陈英俊还担着门下省中书舍人呢,若陈景安再任了宰相,叔侄二人一人掌印、一人拟旨,这门下省还不成他家的了!
元章绝不会同意。
陈景彦不由暗道:就知道你这老狐狸没安好心!
随后赶忙朝陈初道:“此事不妥,景安从未于本朝中枢为官,骤然为相,于朝政不利。”
陈初尚未说话,蔡源却抢先道:“陈经略此言差异!颍川陈家,故旧遍天下,柳川先生若为我朝宰相,定能快速与上下官员同气连枝,再有陈经略、陆大人、张大人等重臣从旁辅佐柳川先生.往后,朝廷外有先生,后宫内有陈氏,定可重现汉唐盛景!”
“.”
正月尚冷,只见陈景彦额头上迅速沁出了汗珠,下意识看了陈初一眼。
诛心之言,诛心之言啊!
什么上下同气连枝,什么重臣从旁辅佐,什么一内一外!
即便陈景彦一丁点架空陈初的想法都没有,但蔡源的话无疑给在场所有人提了个醒陈氏可是有儿子的,即便现下没有旁的想法,若以后陈初不再了呢?
再者,老蔡那话中,还隐隐有文臣未必与楚王一心的意思.比如对士人的态度,比如对田改的态度。
而吏人出身的蔡源,自从任了宰相,可是不遗余力的在推广田改。
陈景彦一时进退不得,主动向陈初解释,倒显得他心虚了一般。
若不吭声,又像是默认了蔡源的指桑骂槐。
到了现下,他自是看明白了,大哥这是借着乞骸由头,为自己的宝贝女儿争那贵妃之位呢!
他若归乡,便不存在方才他亲口所说一内一外的情况了。
可眼下这情形,陈初只怕更加不会放蔡源归乡,以免陈家过于坐大。
接下来,最有可能得情况便是,陈初再三挽留,老蔡继续为相,那贵妃之位落到蔡婳头上。
好一招以退为进!
陈景彦不由反思到请张纯孝当嘴替,还是心急了。
同时,也忍不住有点钦佩老蔡即便是以退为进,这天下又有几个父亲,愿拿这宰执之位为女儿赌一个名分呢!
至少他陈景彦,便下不了这个决心.
那边,陈初确实一再挽留,不予准奏。
不知是老蔡入戏太深,还是真的有了几分隐退之意,只见他竟朝陈初缓缓跪了下来。
陈初连忙从案后起身,上前欲搀起老蔡。
老蔡却坚持跪地不起,仰首看向陈初道:“眨眼十一年,该见识的也都见识了,能随元章走到今日风景,如今能唤元章一声陛下,伯父死而无憾了如今唯一忧心的便是婳儿,她那性子”
说着说着,老蔡动了情,一汪浊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她那性子太强,做事又不知顾及旁人脸面,若日后她不小心恼了元章,元章切莫打杀,伯父只求你将她送回桐山老宅伯父斗胆,愿以这相位换元章一句保她平安的承诺。”
一旁的陈景彦竟有点拿不准了大哥这是在演,还是真的愿为女儿牺牲到这个程度?
陈初怎搀蔡源都不肯起,便也跪了下来,只道:“岳丈说的甚话,你留着相位,我也会保婳儿一生平安,当年在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