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民心易主(3 / 4)

我出来支应一番”

听了王二喜的话,一家将信将疑,倒不是他们不相信夫君、爹爹,只是他将淮北军说的天下少有,甚的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甚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粮

太过玄幻,有些不真实感。

辰时一刻。

胡饼出炉,果真像那赵将军说的一样,无论官、兵,皆是每人两张胡饼。

一时间,店内尽是男人们大口吃嚼吞咽的声音。

王二喜的婆娘和女儿穿梭在店内,为众人添水轮到那赵元恪时,他放下饼子,特意起身朝王家小娘一礼,并温和道“有劳小娘子。”

直让王小娘微微羞红了脸。

李顺茂吃的快,已忙完了的王二喜寻了空,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笑呵呵坐到了前者身边,主动搭话道“军爷,这赵将军今年多大了”

“赵头啊,过了三月,便年满二十了。”

“竟这般年轻”

王二喜越瞧越满意,有意打听道“我瞧赵将军举止有礼,又识字又懂算学,不像一般人啊。”

“那可不,赵头可是读完了九年蓝翔学堂出来的像他这般学历的,在俺们淮北军也不多见”

李顺茂与有荣焉道,王二喜却疑惑道“读了九年书那定然家世不凡,怎从了军”

好男不当兵至今仍是周国百姓的主流思想,可李顺茂听了却不乐意了,有意卖弄道“从军怎了俺们王爷还不是军伍出身俺们赵头”

说到此处,李顺茂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道“听小道消息说,俺们赵头还是王妃族侄哩”

即便王二喜对赵元恪观感再好,也不太相信李顺茂这话,不由笑道“这小道消息做不得真吧王妃会舍得让族侄上战场还只封了个管几十人的小官”

“你这话说哩小官怎了俺们淮北哪个将官不是从小官做起的便是被王爷当成亲弟一般的许小乙,从军多年,此次外放也是从连长做起。还有俺们淮北刘二虎团长,佃户出身;丁团长,逃难流民出身”

李顺茂如数家珍这是案例是他们这些底层军士的信仰,珠玉在前,但凡在事业上有点野心的人,都觉着自己有可能复制这些淮北中上层军官的成功路径。

王二喜虽是升斗小民,却也对官场事迹略知一二远的不说,就说这扬州城,无论文武,提拔下级时谁不是挑着那送礼多的、关系近的

这淮北军,却任由王妃族侄从一名小小排长做起难道不怕战死在沙场之上么

还有李顺茂说的那些佃户、流民,也能在军中博出一番前程

起初,王二喜只觉这淮北军处处与别处军伍不同,可听了李顺茂的描述,王二喜更加看不懂这支军队了。

但隐藏在淮北兵身上的那股自信、精悍、对荣誉极其看重的蓬勃精神状态,他确实能感受的到。

沉思间,忽隐约听见一段滴滴滴滴哇的唢呐声。

店内,正低声交谈的近卫一团二营五连一排全体官兵瞬间一静,只见赵元恪竖起耳朵静听一息,忽然起身,抓着尚未吃完的半块胡饼塞进了怀中,起身便道“一排全体都有集合,速速往吹响集结号的方位前进”

哗啦啦

椅凳移位和甲胄摩擦声顿时响作一团。

王二喜还没反应过来,嘴里叼着饼子、怀里揣着饼子的军士已在店铺外完成列队。

“谢过大叔支应,小子有军务在身,就此别过”

赵元恪利落一个军礼,随即率弟兄们排着整齐队列,往吹响集结号的方位小跑而去。

王二喜甚至还没顾上还礼店内陡然一空,只剩稍显凌乱的桌椅。

不知怎地,昨夜还因惊惧彻夜难眠的王二喜,望着空荡荡的厅堂,竟莫名生出一股失落。

那边,王二喜的婆娘从桌上捡起三张粉色小票,对着晨阳照了照,隐藏于票内的下山虎水印清清楚楚。

首次收到这般大额货票的王氏,不由兴奋道“哎哟,这莫非就是城内三大商行抢着收的当百白虎币”

十二岁的儿子闻言,也凑了过来,以同样角度对着晨阳看了看,好奇道“娘,这货票里的水印并无颜色,为甚叫白虎币啊”

“娘也不知晓,听人说,淮北就是这般叫的”

正发呆的王二喜闻言,忙快走几步,从儿子手中抽走淮北货票,不由顿足道“三张便是三百文了咱还没找人钱呢”

夫妻俩都是本分经营的人,淮北兵一下多给了七十八文,已不是小数目,王氏赶忙去翻钱箱,准备找人家零钱。

可到了柜台一看,方才想起,为防淮北军入城后劫掠,夫妻俩已提早将钱箱埋在了后院桃树下。

急切间,找钱是来不及了。

王二喜连忙跑出店铺,打铁巷内早已空空如也,哪里还有淮北兵的影子。

“哎”

王二喜不由长叹一声,直到这时,左右前后的邻居们,才小心翼翼将房门打开了一条缝。

天微亮时,王记胡饼店内的响动,早被众邻居听在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