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1 / 3)

“于于叔叔,我酒量不太行”

“吓唬你的,今天只喝两坛你带都带过来了,怎么也要尝一尝”

李定安猛松一口气于徽音不喝酒,但她妈妈喝,三个人喝两斤,一人也才六七两。

江秀莹和于徽音也出了厨房,看到她身上的围裙,于思成眼睛一亮“哟,江总亲自下厨”

江秀莹回了个白眼,指了指脖子里的项链“李定安送的,漂不漂亮”

“漂亮不搭边吧”于思成瞅了瞅,“怎么这么丑”

江秀莹又瞪起了眼睛“怎么说话的”

呵呵

李定安送的东西,你还管它漂亮不漂亮

越不好看越珍贵

他仔细看了看清代万年有余佛珠十有八九是御赐之物。

突然间,他又想到了李定安从xj带来的那些文物,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不是明器,且传承有序这样的东西,已经不是值多少钱的问题。

恰好,又迎上江秀莹的目光,于思成微微点头,表示心里有数。

送给于徽音的玉簪,送给自己的李东阳手札,以及今天的金佛珠这是多少

这要搁一般家庭的干部,纪委怕是早找上门了

转着念头,他坐到了沙发里,又拿出烟盒,递了一根。

李定安摇摇头,帮他点上“谢谢叔叔,已经戒了”

“住院的时候戒的”

“哪有”于徽音正好端着茶杯过来,放在了于思成面前,“上个月才让他戒的天天一身烟味,难闻死了”

于思成愣了一下,李定安脸色一僵于徽音,就搞不懂,你脑袋里在想什么

于叔叔,江阿姨,我要说我什么都没干,你们信不信

江秀莹也听到了,还点了点头“戒了好,别学你于叔叔,一天到晚臭哄哄的”

李定安连忙低下了头。

于思成摇摇头不费脑子就这点好处,不容易老。不然江秀莹都四十六七了,依然年轻的跟的三十岁一样

他又岔开话题“你们学校的研毕是十一月份吧”

“是的叔叔,不过论文已经过了,就等走程序”

“接下来,是不是还要去蒙古”

“馆里没安排,部里也没有做进一步的指示,只说是等休完假之后,先去内蒙主持项目”

李定安顿了一下,“其实何馆长比我还着急,上周还去问过馆长,结果挨了一顿骂。”

何安邦也不知道不应该啊

那么多文物,文旅部怎么可能当看不见

上面和有关部门,也绝不可能让这么多国宝遗落海外。

再算算时间,从李定安回国到现在,快两个月了,早该有动作了。

要说撇开他开什么玩笑

郭彬绝对能笑出大牙,然后见缝插针、火上浇油、落井下石

于思成想了想“别急,肯定会有安排”

李定安点点头“我知道”

他是真知道部里领导要不重视,不可能组团去医院看他。虽然没明说,但态度很明确必须弄回来,而且是一件不少的弄回来

出院后,馆长和书记和他谈过好几次话,就差明示了别急,也别担心,该你的功劳,谁都抢不走

由此,李定安怀疑估计上面早开始运作了,但可能级别太高,还在保密阶段,所以老何都不知道。

不过只是猜测,他也不敢乱说

转念间,于徽音又端着汤瓮出了厨房,李定安站了起来“我去帮忙”

“安心坐着,省得挨骂”于思成抽了抽鼻子,“呵呵,沾你的光,有口福了”

李定安透过玻璃瓮盖瞅了瞅汤色鲜亮,铺满了白嫩的豆腐,翠嫩的青笋,鲜红的火腿,还有香菇、鸡肉丝、生菜丝,乍一眼,宛似怒放的丝桃。

再闻一闻好家伙,文思豆腐

正宗的淮扬菜,用料很简单嫩豆腐、鸡胸肉、火腿、冬笋或青笋、香菇、生菜。

奶奶会,老爸也会,他也会,但都很少做,因为太费功夫要把豆腐切成最粗不超过火柴棍那么细的丝,还要达到筷子捞起来都不断的程度谁试谁知道。

李定安肃然起敬哦不,隐隐感动就凭这道菜,就能看出江秀莹有多重视。

他又连忙夸“阿姨好手艺”

于思成点点头“还行”

要不怎么是吃货

原本,江秀莹也和于徽音一样,家里从小到大都有阿姨,别说做饭,能把米饭蒸熟就不错了。

但随军那几年,硬是被她练出了一身高超的厨艺部队里可没有什么阿姨。

食堂吃不惯那你就自己做

所以于思成一直觉得,江秀莹仅有的那点天份,全用到怎么研究吃上了

摇摇头,他又指指酒柜“再去拿两瓶,你上次喝过,绿色包装的那种”

李定安张大的嘴“啊”

“啊什么啊,不知道老酒要兑着喝”于思成忍着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