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故宫那尊算什么?(2 / 3)

出了会议室。

“丁组长,我老周,有幅字你给鉴定一下啥,没问题东西你都没看,你就敢说没问题李老师说没问题”

“查馆长,不忙吧啊,在内蒙哦,想请你帮个忙什么,李老师看过的就绝对没问题谁说的国博全都是这么说的好吧”

“杨所,我文物局李振涛,有幅字帖,据说是怀素真迹,麻烦你给看一下啊,不用看,真迹无疑”

“吕院,帮帮忙,有幅字咦,我还没说完,你怎么就知道东西在蒙古什么,你已经到蒙古了李定安敢肯定,那就是真迹无疑好吧,谢谢吕院”

“何馆,请你帮个忙啥,我们看的视频还是你发给局长的但我问的不是这个啊,不管哪一件,全是真的你拿李定安担保好吧咦,好像不对”

没等他问“你拿李定安担什么保”,何安邦就把电话给挂了。

“童部,麻烦你哦,你们也在开会,我们局长也在,也在看视频书记亲自开好好,您先忙”

十多个人,十多个电话,大多数都是类似的说法,不过这些都是国博、故宫、以及京大的研究员和教授,或多或少,都和李定安有点联系。

其余那些,比如没和李定安打过交道的那些专家,则惊的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怀素真迹

不可能。

长近一丈半,足足千余字的章经帖更不可能,章经帖还在李豫唐代宗的墓里。

再一听,李定安发现的,且已经鉴证过哦,不好意思,刚才光顾着震惊,没顾上仔细看,我再研究研究

一群领导不知道说点什么的好。

他们知道李定安鉴赏水平很高,在文博界、古玩界的影响力也很大,但第一次认识到,竟大到了这种程度

搞清楚,李定安才是国博的实习研究员,而你们,哪一个不是文物鉴定委员协会的委员,哪个不是全国知名的专家

个个都领着国家文物局的补贴能不能有点志气

可惜

将将十分钟,一群人又回到了会议室。

根本不用问,看他们的神色就能知道答案。

副局长叹了一口气,点了点桌子“继续”

视频再次播放。

随后,所有人都眯起了眼睛好大的一口铜钟

高近两米,钟身由旋纹分隔为六层。第一层为钟钮,呈双龙戏珠。第二、三、四层则为车辂、仪仗、宫卫,不论是纹饰还是服制,都与宋史记载一致。

第五层为山林、树木、屋宇、小船和人物,第六层为海水、仙人、蛟龙工艺精良,纹饰繁复而清晰,再看浮雕纹饰的凸起效果,就能知道这是北宋时期典型的铸造工艺

但感觉这造型,好像和辽博镇馆之宝,北宋卤薄钟没什么区别

包括图案、纹饰而且越看越像

“不对,这口钟,比辽博那口要大”

“那口多大”

“通高一百八十四公分,合宋尺六尺,口径九十二,合三尺但这口,应该是高七尺,口三尺六”

“有什么区别”

“六尺钟悬于寝宫,据考证,辽博那口就悬于内廷宋徽宗燕息之宣和殿,所以又称宣和钟。而七尺钟,只能悬于外廷”

“朝钟”

“估计是”

正说着,视频里传出“当”的一声李定安敲了一下钟身,“大庆钟”

哈哈何止是朝钟

东京梦华录每遇大礼,车驾斋宿及正朔朝会于大庆殿这是北宋历代帝王举行祭祀、重大典礼、及大朝会的地方。

这是礼钟

“他怎么这么肯定”

“不知道但八九不离十”

你都说不知道了,还敢这么肯定

但出奇的,没人反对想想刚才那些研究员、教授、鉴定委员的态度就知道了李定安说这东西是什么,至少有九成九,这东西就是什么

至于怎么判断的,只能等他回来再问

转着念头,又有人“嘶”的一声。

“怎么了”

“看,汝瓷一、二、三、四这是七箱还是八箱”

多少

十几个人的脖子齐齐的往前一探。

李定安在外面捡到过汝瓷片,所以都有心理准备,估计这口山洞里肯定有汝瓷,但谁都没敢想过,竟然会这么多

方圆近六十公分左右的箱子,足足八口。算少点,像梅瓶、四方壶这样的大件瓷器,每箱装四件,八箱是多少

还有地上的那些碟、碗、砚、洗、杯、盏等于这座山洞里的汝瓷,可能比如今存世的还要多

遑论旁边官、钧、哥、定、弟、青整整摞满了半边墙,这又是多少

正惊的心荡神晃,灯光照到了更远的地方十多樽佛像泛着白光,栩栩如生。

“吓我一跳太逼真了,我差点以为这些和尚是活的李定安,这些是什么佛相”

“辽三彩十八罗汉,以写实为主,其艺术成就远超罗马雕塑,算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