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大汉天子六玺(3 / 5)

安才直起腰。

随即,他又被吓了一跳于徽音的眼睛直冒光,贼光。

“全是国宝”

当然。

他长叹一声,又想了想“算了,别想了,没必要。”

于徽音应该是想带一件出去,但以两人的身家、身份,以及地位,着实没必要冒这个险。

“我知道,就是可惜”

李定安何尝不可惜

应该这么说这座地宫之内,所有的所有的文物,哪一件不是国宝

这里最不值钱的,应该是那几箱靖康通宝折二钱,2016年荣宝斋拍卖,只是三枚,拍了四百二十多万。

不夸张,现今流通于世的所有的靖康通宝加一块,都没这里多。

第二不值钱的,是两箱“元符五十两”束腰铤这是元符元年,哲宗大败西夏,下旨铸的贺岁银。

第三不值钱的,是一箱“淳化元宝”供养钱金的。

剩下的更不说,不说那些南宋皇帝的陪葬品,也不提十多件汝瓷,就说十八樽辽三彩罗汉。

乍一听,辽代十八罗汉,好像不怎么出名

其实这些文物里面,世界影响最为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它。

迄今为止,全世界只有十一樽。

但最早的时候是十八樽,也是十八罗汉,但有七樽在偷运出境的过程中毁坏了,剩下的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所以现在只有十一樽残品,分布在世界各地

美国六樽,分别在波士顿美术馆、纽约大都会、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术馆在内的八家博物馆。

加拿大皇家博物馆一樽,英国大英博物馆一樽,法国国立艺术馆一樽,日本私人收藏一樽。

俄罗斯半樽,德国半樽,合起来是一樽。

但不管是哪个国家,都禁止展览,禁止参观,禁止拍照所以别说见,不是专业搞考古以及文物研究的,连听都没听过。

所以,你让媒体怎么宣传,总不能纯靠胡编乱造吧

普通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包括李定安也没见过实物。

但他至少知道,这是世界公认,中世纪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也是世界所有宗教艺术品中的巅峰之作。

所以,别觉得汝瓷贵,汝瓷好,是瓷中之王,但全是民间炒起来的。如果和它比,一只梅瓶可能还及不上罗汉的一根指头。

可惜,出自中国,中国却一件都没有

还好,这里出现了十八樽,不但是全套,而且没有残,更没有裂,每一樽都完好无损。

却只能堆在这里吃灰,以至慢慢腐烂,甚至哪天就会被什么野兽给撞个稀巴烂对稍稍有点情怀的中国人而言,何偿不是一种耻辱。

所以,一定要弄回去,也必须要弄回去。

不管用什么方法

怅然许久,他轻轻点头“先出去再说”

“嗯,我知道”于徽音猛点头,表情极为认真,“我谁都不讲”

李定安不由失笑。

说肯定还是要说的,不然怎么弄回去

至少得告诉王永谦。

不过人多嘴杂,其他人知道的越少越好。

大致又看了看,但东西太多,一时半会哪能看不完

李定安一声长叹“别看了,走吧”

于徽音乖巧的点了点头。

两人转过身,刚一抬脚,于徽音“哎呦”的一声,撞到了李定安的背上。

“小心是不是脚崴了”

“不是被绊了一下”

“什么东西”

“好像是石头。”

李定安拿着手机往下一照好像是块石碑

不对,是一截石墩,上面放着一口箱子。

没靠墙,也不高,光线又暗,于徽音走的又急,所以没看到。

“石桩怎么栽这儿”

李定安瞅了瞅“不是石桩,是个石墩,上面是口箱子。”

“差点撞下来这里面装的什么”

“不知道”

李定安瞅了瞅,又敲一下,“沓沓”。

铁的

他又抱了抱,不是一般的沉,于徽音还真就撞不下来。

再晃一晃,里面哗啦啦的响,叮叮咚咚,当里当啷哈哈,不是金银,就是玉石。

李定安顿时来了兴趣“你打光,我看一下”

把手机递给于徽音,他先提起探针磕了磕锈,又用钻尖撬开了箱盖的缝。

“咯嘣”,箱盖被打开。

随后,两个人的眼睛差点被闪瞎。

印,好多印

不对,全是玺满满的一大箱,少说也有二三十方。

不是这是搞批发吗

他甚至有一种错觉好像来了古玩市场

不就算是潘家园,就算是专们卖假玉玺的假玉贩子,哪个敢把这么多的帝玺摆摊上

摊子都能被人给砸了

李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