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宋代汝瓷,辽代木雕(2 / 2)

既然有宋代的缂锦,估计这一块也是宋代的瓷器。就是这颜色像天上蒙了一层纱

刹那间,李定安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两句诗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我了个去这是汝瓷

仔细再看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

再摸一摸有如堆脂,润如古玉,又细又腻

这不是汝瓷是什么

广厦千间,不抵汝瓷一片这是古代。

看看现在世界公认存世的汝瓷只有六十七件故宫十七件,湾岛故宫二十三件,沪上博物馆八件,大英博物馆七件,天津博物馆一件。

剩下的十一件在私人收藏家手里香港罗氏一件,美国五件,日本四件,英国一件。

但时不时的,各大拍卖会上就会冒出来一件,声称是存世的第六十八件,起拍价低的离谱贵的几千万,偏宜的才七八百万,关键的是每次都能成交。

至于真假,天知道。

但按照吕本之和何安邦的说法,如果是真汝瓷,一件下了五亿,把他们脑袋割下来。

真瓷片倒是拍过2012年澳门中信拍卖,两百一十多件汝瓷片,拍了三千八百万。

之后,几乎是一年一个价,至2020年赌王去世之后,何氏子弟一次性拿出来二十多片,拍了一千五百多万。

所以就于徽音手中这一片,换辆大奔轻轻松松。

但说实话,这地方能碰到汝瓷,真就跟见了鬼一样。

蒙古王公能弄来这样的东西

换成皇帝还差不多

“这是汝瓷于儿,你发财了”

“呀能带出去”

“当然,上税就行”

只要李定安不讲,谁敢说这是汝瓷

“再找找”

两个人顺着山丘,一圈一圈的往下转。

但快转到山脚,再什么都没找到。

“会不会不在这儿”于徽音想了想,往北指了指,“在那座山上”

“怎么可能”李定安不由失笑,“缂丝能吹过来,瓷片也能吹过来”

所以如果有墓的话,只可能在这座山上。

“哦对”于徽音点点头,“但怎么没有盗洞”

所以说,就很怪。

不说瓷片,就说那块缂锦,之前肯定埋在土里,不久前才挖出来的,不然早被晒成灰了,不可能这么新,颜色还这么艳。

但山这么光,基本没有遮挡视线的东西,两个人又是一圈一圈转下来的,不说盗洞,连个脚印都没发现

“会不会在那些比较难走的地方,比如哪块石头后面”

“有可能算了,先回去吃点东西,然后叫他们一块来找。”

“打电话,让他带点吃的来不就行了”

李定安拿出手机“哪有信号”

于徽音才发现,他和李定安已经翻过了两座山头。

直线距离并不远,可能也就一公里多,但附近全是镜铁磁矿类的黑石山,有信号也被干扰了。

“走吧,咱们从河谷里上去”

“嗯。”

李定安抓着于徽音的手,慢慢的往下溜。

走了大半,快到谷底的时候,脚下“喀嚓”的一声。

声音很脆,李定安也没在意,只以为踩断了树枝之类的东西。

于徽音却停了下来“李定安,你踩到了什么”

“树枝吧”

“这儿哪来的树枝”

咦,对啊

这鬼地方别说树,连草都见不到几棵。

但他很确定,刚才踩到的,就是木棍之类的东西。

一是触感圆骨碌冬。

二是声音,很响很脆如果是石头,不会是“喀嚓”,而是“咯嘣”

他又走了回来,低着头找了找,捡起两截木棍似的东西。

然后,眼睛慢慢睁大根部有牙印,应该是被什么东西咬断的。

关键是木质这难道不是檀木木雕

通身浑圆,木质细腻,隐见两道竖棱这分明就是手腕处的那两根筋。

手掌缺了一半,三根手指不知踪影,就只剩食指和小拇指,指根向前,指尖微微踡曲。

自然而然的,脑海中浮现出另外三根手指的造型一手持瓶,一只拈柳枝,抛洒甘霖这要不是木雕观音的拈花指,李定安敢抱着这只胳膊啃着吃了。

再看雕工指形纤长而圆润,纹路细腻而柔和唏怎么这么眼熟

刹那间,他突然就想起了浑善古城,想起了萧绰本像水月观音

木雕佛像,辽代的

“咚”

心里像是擂鼓,心脏狠狠的跳了一下,脑子里乱哄哄,嗓子里干的冒烟,

哈哈真就见了鬼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