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刮了一个星期,风终于停了。
旭日东升,沙海金黄,沙粒闪烁着耀眼的光。
沙岭如龙,横亘东西,万里无垠,空旷静寂。
古城孤伶伶的座落于荒漠之中。
风一停,浮沙渐渐夯实,路也好走了许多。
“哧溜”一下,吕本之跌了个马爬,顺着沙坡滑了下去。
李定安连忙绕过沙梁,把他扶了起来。
“你说你,老胳膊老腿了,凑什么热闹”
“自己不说清楚,你怪我我还以为是老何说的那种风水遗址”
吕本之叹气,“研究了半辈子古董和建筑,哪见过这个”
这倒是。
没去青龙山之前,李定安也没见过哦不,应该是所有人都没见过。
乍一听,李定安又发现了一座风水大阵,离京城也不远,老头儿马不停蹄的就跑来了。
不但他来了,还带了好大一群故宫古建修缮中心主任肖建之,古建筑工程研究管理处处长程铭。
这两位,全是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成员,以及古建筑相关课题负责人。
没有负责课题的研究员更多,林林总总十多位。
结果来了才知道,和他们想的没半毛钱关系不是大阵,只是古城。
这东西,早都研究吐了。
算了,来都来了
风刮了一周,沙丘渐平,面积大了许多。
再往下看,古城遗址好像也大了好多
李定安摊开小马扎,让吕本之坐着休息,后面的人也陆陆续续了走了上来。
专家、研究员、摄影组、技术、探工。
领导们走在最后面。
当地负责文旅的是一位女领导,和舒静好是校友,人大考古系毕业,还是科班出身。
挺漂亮,也很柔弱,走一截就停一阵。气喘嘘嘘,满头的汗。
“闫闫厅李老师说,可能是王城但我看着不太像”
“没关系,既便不是,来学习一下也是好的”
“也对”
女领导勉强笑笑。
之后是王永谦和左朋,两人对视了一眼。
说心里话,他们也觉得不像。
但已经算是不错了。
李定安没有像在青龙山一样,考察发掘同步进行,没有让当地调人调机器,已经是够保守了
转着念头,一行领导也上了沙坪。
吕本之举着望远镜,好像在观察古城地形。
“建的倒是四四方方,但王城看不出来”
关键是太小,看着连一万个平方都没有
顿然,王永谦的心脏“咚”的一跳吕院长都看不出来
李定安往北指了指“你别光看城,你先往外看”
“看什么”
“山和水”
吕本之愣了一下,把望远镜往他怀里一塞,“来,你给我找”
其他人也睁大眼睛黄沙百里,漫无边际哪有山和水
“真有”
李定安信誓旦旦“西北方向的那个坑看到了吧,是查干湖旧址,往东两公里有一座宝格达山,正对古城正北,当地牧民称之为圣山不过不高,离地就三四十米”
怪不得看不到三十四米高也叫圣山
吕本之忍着笑,“好,就权当有山,水呢”
“也有,但是以前”李定安环指了一圈,“就是锡河,主干在正南,然后绕城一周,在城东南、西北、正东三个方位汇成了三座湖,但建国后截流修水库,就干了”
“就凭这个”
“当然不止吕院,你回忆一下,紫禁城周边的地形”
研究了半辈子,哪还需要回忆
坐山望水,山既景山,故宫正北,水既蓟水,故宫正南,东南、正东、西北都有湖
嗯坐山望水
再看这里看不到。但按李定安的说法山在正北,水在正南
吕本之又举起了望远镜山太矮,确实看不到,之前是不是有过三座湖不知道,但古城西北方向肯定有过一口。
还挺大
再对比故宫,那个方位恰好就是紫禁城三海中最大的北海
“还有没有”
“看边长南北长92米,东西宽74米,如果换算成唐尺,恰好是三十丈和二十四丈”
肖建之渐渐狐疑“如果不管唐与明度量之间的误差,光算丈,这里比故宫小了整整一百倍”
吕本之也反应了过来紫禁城南北长三百丈,东西宽二百四十丈,再算面积,这里岂不恰好就小了一百倍。
“还有没有”
“有,看地势乾西北高,坤东南低和紫禁城一模一样”
李定安指了指东南和西北两个角,“再看这两个墙角,是不是缺角”
吕本之举起望远镜没错,东南与西北不是尖角,而是斜平角,就像各砍了一刀。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