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拄斧(2 / 3)

么字,辽文”

“不是,是完颜阿骨打根据契丹小字创建的金文,又称女真大字。”

“金朝的令牌”

“对,既是调兵符令,也是郡王令。”

只是郡王

“谁的”

“别急,我正在拼”

王永谦叹了口气李定安这张嘴,真就没救了

他说可能不如金带有价值,还真就不如金带

既便李定安不提醒这是“郡王令”,他也能猜个七七八八无角为螭,虽然也属龙的一种,但离真龙还差着好大的一截。

当然,价值还是很高的迄今为止,金代令牌只出现过两块,一块是完颜宗翰金朝开国重臣的“秦王令”,另一块是“大金国兵马上将军令”。

两块都是铜牌,都由民间收藏家收藏,从未公开鉴定过,所以别说考证,连真伪都不知道。

所以,要说这一块是“绝无仅有”,“天下唯一”,也不算错。

但有“宋徽宗金带”打底,他就有点看不上眼了螭龙令也行,倒是弄块金的呀

领导们倒是兴致未减有总比没有好

又等了几分钟,李定安才直起腰。

“拼出来没有,是什么”

李定扯着嘴角,踌躇了好一阵“谙版勃极烈”

勃烈极这是什么

思忖间,王永谦又愣了一下。

何安邦和马献明眼对眼,好像很惊奇。

“勃烈极既是身份名称,也指金朝的政治制度,翻译成汉语既为最高议会,每代只有五人,既皇帝、储君、国相、左国相、右国相谙版勃极烈既为储君。

但有一点,并非世袭,而是挑选上代皇帝先从同辈中挑选储君,实在挑不出人才,再从下一辈中挑说直白点,皇位不是传给儿子,而是弟弟或堂弟,也可以传给侄子甚至是堂侄

金朝前三代也确实是这样传的完颜阿骨打把皇位传给了堂弟完颜晟,完颜晟又传给了侄子完颜亶但憋病极大,隐患也极大,传到第三代就废除了,改成了父传子所以,自金立国,谙版勃极烈只有两位完颜晟和完颜杲。

领导们终于听懂了“金太宗和金熙宗”

李定安点点头“对,令牌背面字翻译过来是天辅五年,这是完颜阿骨打的年号,当时的谙版勃极烈是完颜晟,他“奉诏知国事,总理军政”,各路上将军必须有他的符令和文书才能调军领军,这一块估计就是其中之一”

哪还需要估计

也根本不是李定安所说的“不如徽宗金带”,结果恰恰相反。

没错,当时的完颜晟只是储君,但两年后继位,既金太宗。然后先灭辽,再灭北宋,功绩与威望直逼完颜阿骨打。

宋徽宗就是被完颜晟掳至会宁府金代大都,受尽折磨而死

如果就事论事一个圣帝明君,一个亡国之君,无论政绩、声望、影响力,以及能力和作为,完颜晟碾压赵佶好几个级别。

这么一想,这块令牌的价值比金带要高好几倍

王永谦很奇怪“那你呲什么牙”

李定安叹了口气“皇帝的东西也太多了点”

感觉就像是掉进了皇帝窝

和尚手里的龙骨可能就是辽代哪位皇帝的,但还未来得及考证,就挖出了宋徽宗的金带,现在又挖出了金太宗为储时的调兵符令

不用猜,剩下的那两件也差不到哪里。

而这样的大阵至少还有两座一座阵挖出四五件,三座阵是多少

还有更关键的阴山以北才是主阵李定安敢保证,哪里绝对有大家伙。

照这里来看,可能不止帝玺

众人无语我们嫌少,你却嫌多

连着两件,价值一件比一件高,领导们的心情可知而知

领导满脸堆笑“李老师,要不先探一探太极位”

也对,反正迟早都得挖。

李定安点点头“姚组”

刚喊两个字,马献明就窜了出去“我去就行老姚正在挖二十二号划方,你别打扰他”

姚川愣了一下,嘴里嘟嘟囊囊。

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运气很好,没有埋在铜柱底下,而是肉身佛之前坐过的位置。不知道是不是阵心的原因,埋的不深三层砖以下,夯土只有二十来公分。

马献明还没用半个小时。

技术员的动作更快,几分钟的时间就清理了出来。

还是一块符牌

还好,金的

呈长方形,阳面为龙纹和风纹,阴面为缠枝曼陀罗。

还有字,阳面九个,阴面三个,但依旧不认识。

李定安瞅了瞅,猝然一顿“天赞帝圣旨金碑”

“什么东西”

“辽景宗耶律贤驾崩前,留给皇后萧绰萧燕燕称制摄政的金牌,又称遗命金牌”

辽史乾亨四年秋九月壬子,景宗崩。癸丑,即皇帝位於柩前,时年十二。皇后奉遗诏摄政,诏谕